“义士”工地送水隐身数载
2011-06-24

“义士”工地送水隐身数载

2011年06月24日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送水哥”老李给农民工送来的纯净水,大家喝了三年,但仍不知道老李的具体情况

河南商报实习生 李亚沛

  旧时有茶棚,常建于香道途中的平地、山洼,供香客行人歇脚润口。如今在郑州市区,也有了农民工专用的“茶棚”。有位“义士”在几处农民工聚集点设立饮水点,常年提供纯净水。几年来,人们只能看见他送水时匆匆的背影,却始终不知晓其姓甚名谁。

  这是新华社今年6月21日的报道:《“义士”送水隐身数载 农民工“茶棚”润人心》。其实,去年7月16日,河南商报就曾报道过这位好心人。

  刘根柱手中农夫果园的瓶子里,装着纯净水。“在那边的饮水机里接的,喝着可不赖,还省钱,买个饼,中午饭就解决了”。

  在桥北端公交调度室前的栏杆上,用几根塑料绳绑着一台立式饮水机。饮水机旁,还放着6桶没有开封的纯净水。

  在公交调度室上班的康女士说,这台饮水机在这有一年多了,经常有一个50岁左右的男子来送水。

  农民工老万说,一般一次送10桶,约莫着水该喝完了,就会来送。

  商报最早报道的“好心人”

  现在火了

  有一位河南商报最早报道的“好心人”,现在,他火了。

  2010年7月16日,河南商报A12热线版以《我们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地方》为题,报道了在中州大道郑汴路立交桥下,住了近百名农民工。为了能让等活儿的农民工喝上干净的水,一名50岁左右的男子,经常到此给农民工送水喝,而且一送就是十来桶。当时,记者多方寻找他但一直未能如愿。就算是桥下的农民工,也不清楚他的身份。

  但现在,这位好心人再次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他被媒体发掘出来后,有人叫他“义士”,有人叫他“送水哥”,并且,大家知道了,他姓李,今年50岁。

  昨天,河南商报微博也发了老李的事迹,很多网友大加赞扬。网友“野马”说,老李这么多年默默地为农民工做事,完全可以推荐为“2011年度十大感动人物”。

  那么,老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昨天,商报记者又对老李最关心的农民工进行了采访,让他们说说眼中的老李。

  老李很低调,从来不告诉他人自己姓名

  昨日上午9时,郑州下着小雨,中州大道与郑汴路交叉口处的立交桥下,数十名农民工在等活儿,有的围在一起打牌,有的则蒙着被子睡觉。

  114路公交调度室南边靠着不锈钢栏杆处的地上,放着5个桶装水桶,其中3个是空桶,两个还没拆封。而饮水机上的桶装水,还有一大半。

  来自中牟县的农民工焦师傅说,这两天,有很多人过来找老李,但他们也不知道老李的真实姓名和家庭住址。“今天天凉,而且还下雨了,再说还有两桶没有拆封的桶装水,所以,我估计他今天不会再来了,你们也不要等了。”

  59岁的农民工杨师傅算是和老李打交道最早的了。他说,每次老李来,只要他看到了,都会上前帮忙掂水。“有一次,我问老李,你叫啥名字呀,他笑了笑说,这个还是不要知道的好。我说,好歹也让我们这些下力人知道是谁在帮我们。他又笑了笑对我说,"算了吧老哥,我的名字对你们来说其实无所谓,知道你们在大热天的有口干净水喝,就行"。”

  丢了两个空桶,50多个农民工半夜寻找

  在立交桥下等活儿的农民工没有一个不认识老李的。刚来郑州打工的只要加入到这个群体,首先听说的就是一直帮他们的老李。

  今年30岁的驻马店农民工唐先生说,去年夏天的一个夜里,一工友半夜起来上厕所时,突然发现两个空桶不见了,一声吆喝后,所有工友全部起来了,了解到是一收废品的把空桶拿走后,50多人也不睡觉了,分成四路到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寻找。

  “你还别说,真还给找到了,那个收废品的女的还不知道咋回事。当时,一个60多岁的老工头对收废品的说,你不相信吧,谁拿走了这个水桶,就等于说要了我们的命,人不能没有水,没了水就等于没了命,这桶装水是一名好心人给我们送的,你要把桶拿走了,不但坏了良心,还要了我们的命。”唐先生说,从那以后,这里的空水桶就没再丢过。

  老李很亲切:是大家“最熟悉的陌生人”

  唐先生说,很多人看不起农民工,认为农民工脏,没素质等。“其实,我们虽然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但我们却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话说过来,城里人住的房子,一砖一瓦都有我们农民工的身影,像老李这样关心我们的人,在河南,甚至在全国都不多见。”

  在中州大道农业路立交桥下,63岁的农民工赵师傅说,他跟老李聊过天,知道他是哪儿的人,但根据赵师傅提供的地址,河南商报记者找了多个村庄,也没找到老李。

  114路公交调度室的司机李师傅说,好多公交司机都知道三年来一直给农民工送水的老李。“我记得是从2009年夏天开始的,一直坚持到现在。有人说老李是在作秀,还有人说老李是在给自己贴金,我就想说,谁作秀会坚持三年时间?谁给自己贴金还不留姓名和电话?”

  李师傅说,有一首歌叫《最熟悉的陌生人》,老李就是农民工兄弟最熟悉的陌生人,立交桥下的农民工都认识他,但提及他的姓名、电话和家庭住址,却没一个人知道。

  一桶水的自白

  我是一桶水,一桶纯净水。我不是从工厂的流水线上“出生”,而是诞生在一个普通的市民家里。

  我出生在一间不大的屋子里,阳光洒进来,屋里摆了很多的桶,屋子的一角摆放着一个长相奇怪的大机器,这是主人花3000多元买来的。平时,都是主人的妻子用这机器来制作我们。

  一阵剧烈的震动之后,我睁开眼,天已经黑了。

  这一天,我的旁边多出了19个小伙伴儿。我们问大机器:“大机器,我们是不是要被卖掉?”

  “我是制水机,你们不会被卖掉,主人会把你们免费送给农民工喝。”大机器回答。

  “免费送?为什么啊?”伙伴们都很好奇。

  大机器说,主人是个好心的人,看到很多农民工在城市里打工,大热的天,又舍不得花钱买水喝,所以想免费送水给他们。从2009年4月,主人就开始在中州大道与郑汴路、农业路、东风路口这3个农民工经常露宿的立交桥下,放上自动饮水机,免费送水给他们喝。

  大机器还说,主人今年50岁,经常开的是一辆黑色轿车,是一家建筑工程公司的小负责人。

  其实,主人也不富,每个月平均不足2000元的收入,而且还不稳定。不过,他说,夏天热,缺了水,农民工就没力气干活,而农民工兄弟又舍不得买水,所以,这水,必须送。

  主人住在郑东新区,每天从家里出来送水,来回得花费一个多小时。平时,主人白天得上班,一般都是晚上送。天太热时,主人会给每个点儿一次送近10桶,总之,尽量保证农民工们不缺水喝。

  不过,让主人痛心的是,有人喝完水,还顺手提走我们,最多的时候,一天我们被拿走了9个,每个20元呢,这让主人曾经很伤心,3年来,主人至少买了100个水桶。

  主人说,不管怎样,他还是要送下去,并且,他希望,大家能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到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可是我还有一个遗憾的事,我只知道主人姓李,可是他的真正身份,谁能告诉我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