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城市中有这样一类“穴居者”,他们的家不在高楼大厦,不在低矮平房,甚至也不在贫民窟,而是在各种各样的“洞”里:地窖、暖气井、涵管、防空洞……也许不温暖,但至少可以遮风避雨;也许不明亮,但至少可以安身栖息。家是一个洞,洞是一个家。一块小小的空间,支离破碎。一个个穴居地,多少故事…… 吉林长春伊通河畔,陈宇张学兰夫妇“穴居”在一个建在山包下的菜窖里 菜窖里很宽敞,约有100多平方米,高约2.5米。靠近出口处的高处,有一张铺着被褥的床,摸上去湿漉漉的。 “家门”只有一平方米大小 墙角,一支点燃过的蜡烛孤零零 1981年,陈宇和女青年张学兰两情相悦走到了一起。新婚后的日子虽然甜蜜,但陈宇不务正业,经常四处作案。1983年,陈宇被判处无期徒刑。1995年,陈宇走出监狱大门,然而,他们的房子早已因生活所迫被妻子卖掉。10多年来,苦等丈夫归家的张学兰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岁月无情的折磨使她的精神失常了。
暖气井里的家 老于是北京人,曾在二建公司做了42年焊接工,曾经有一个美满的家庭。1991年,他因为他人强占自己房产一事而陷入官司之中。4年后,他和爱人离了婚,他主动将自己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贴补给正在上学的孩子。老于不愿给其他亲戚和朋友添麻烦,一边打着官司,一边靠洗车等零活谋生。有一次他听说这里有井可以住人,附近还有洗车的生意,就搬了过来。 一个小伙子在“家”里睡觉 被掀开盖的暖气井 准备下井 以洗车为生 老于对住在井下的形容是“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每当黑夜,61岁的他在井下很多时候不能入睡,他想他的孩子和老伴。其他住在井里的几个人都是北京人,年纪都在40岁以上,生活拮据。 61岁的老于点燃一根烟 防空洞里的家 洞内的“卧室” 冬暖夏凉的防空洞最适合做水果仓库适合做水果仓库 小女孩在洞里长到两岁了 电缆井里的家 铁路涵洞里的家 楼梯道里的家 涵管里的家 栖身城市涵管,身下污水长流。南昌市滨江大道与三经北路口交接处,一名被附近居民称为“都市野人”的青年就这样生活了两年。 在1.3米高、直径约1米的涵管内一住就是两年 江边观望 生存工具 捞鱼充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