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人模拟天安门升旗仪式 为失明女孩圆梦(图)(3)
2006-03-24
10分钟之后,本报的另一队记者赶到长春公共关系学校做提前的安排。一进院,眼前的情景记者惊呆了。因为全校2000多名同学身着统一服装,整齐的站在了操场上。段校长对记者说,记者打来电话的时候,学校已经上课了,但是他们用了10分钟的时间就将正在上课的同学们组织到了操场之上。由于怕现场出现什么破绽,操场上的2000多名同学连一声咳嗽都听不到。
在操场上站着一支整齐的国旗护卫队,段校长告诉记者说,他们学校和和专门负责执行每天早晨在天安门广场升旗任务的国旗班是联建单位,所以该学校升旗的仪仗队也受过国旗班战士的专门指导,对升旗仪式烂熟于心。为迎接欣月,仪仗队正在接受老师的紧急指导。“马上要来我们学校看升旗的孩子现在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但是我们一点也不能出错,我们要让她用耳朵感受到仪仗队的真实存在。所以同学们在踢正步的时候,能踢多响就踢多响……”
同时在记者来到公共关系学校的时候,学校的军乐队的240名队员也正乐器库里取自己的乐器,但是这离小欣月乘坐的大客车来到学校已经不到5分钟了,无奈之下大家又把乐器送回了乐器库,改用学校的广播播放国歌。当小欣月乘坐的大客车驶进长春公共关系学院的时候,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记者看了一下表,整个过程只用了15分钟。
换乘北京的公交车——
那一队记者已经安排好了升旗地点,这边所有人必须按照计划改乘北京公交车。在距离公共关系学校不远的地方,“北京”交警吕先生将车拦下。“对不起先生,您车子的尾气排量超标,而且外地柴油车辆不允许进北京,请您下车。”地道的北京调让欣月感受到了北京的感觉。她把耳朵冲了过去一直听。“交警同志您好,我们是长春城市晚报的记者,我们想带一个双目失明的小女孩去北京看天安门,那我们应该乘坐什么车?”“交警”告诉记者可以到前面的4路站点等车。这时,所有人都下了车,早已等在后面的119路车也开了过来。学生们将轮椅推了过来,将小欣月放在轮椅上。3分钟后,公交车驶进了“站点”。大家将小欣月抬上车,这时准备了一上午的学生们终于发挥了用场。“西单是坐这车吗?”一位来自山西的女生问售票员。这时车上已经有很多学生流下了眼泪。此刻,记者更加觉得这一切虽然是个谎言,但是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谎言……
1时15分,客车进入到了公共关系学校。这片大操场上,整齐的队型和学生们一丝不苟的阵容让人激动和振奋。当大客车在2000多公关学校师生的注视下缓慢停下时,操场上一片安静,听到的只有大家的呼吸声和哽咽声。那感觉是温暖更是一种感动,因为为了圆一个孩子的梦,所有人都愿意将这个美丽的谎言撒下去…… 众人扶着小新月下车,走向她梦寐以求的“天安门广场”。包括媒体记者在内的很多人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偷偷拭泪。这时在记者身后,来自城建学院的一名女生因为悲伤过度手脚发抖,险些摔倒。同学们立即上前将她拉住,为防止她的哭声引起小新月的怀疑,学生将她扶上大巴。但1分钟后,这名同学又出现在人群里,她不愿意错过这感人的一刻,依然擦拭着眼泪随队前行。
升旗仪式开始——
1时30分,"仪仗队"的正步声响起的时候,小欣月原本已经十分萎顿的神情,一下就精神了起来,耳朵随着整齐的脚步声一点一点的转过来。一直抓着爸爸衣襟的指甲也开始松开,她的嘴角流露出一丝满足的笑。
庄严的国歌声奏响的时候,小欣月屏吸静听,生怕漏掉了每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而这时孩子本来略显苍白的脸瞬间红润了起来,。听着雄壮的国歌,小欣月试图举起右手,对着国旗表达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礼节,但是由于手上无力,她没能表达自己的心愿,但是小欣月没有气馁,继续用尽全力向伸起自己的右手,一次、两次……最终没有成功,她只能将手举到了额头处。欣月的从容让爸爸流下眼泪,他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将女儿的右手举到了头顶,看到这一情景现场的所有人无不动容,大家都在不约而同的抹起了眼泪。
升旗仪式结束了,全场人都注释着小欣月,她脸上的笑容是那样灿烂和满足。然而此刻却显得那样肃静,静的让人不敢呼吸。本报记者和一名护卫队的队员一起来到了小欣月的面前,因为得知自己可以来“北京”看升旗,就提出了自己的第二个愿望:要用手摸一下国旗班解放军叔叔的领章和帽徽。当朱德春的大手引导着女儿的小手在护卫队队员的领章和帽徽上游走的时候,欣月的嘴唇动了一下,艰难地说了一句:“叔叔辛苦了!”旁边的大学生志愿者小于哽咽着喃喃道:“为什么幸福的时光总是这么短?”说完之后,她的眼泪就噼里啪啦的掉了下来。
随后,在所有人的陪同之下,小欣月在“天安门广场”转了一大圈。为了营造天安门广场的气氛,所有志愿者都用自己的方言在形容着虚幻的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真大呀!”;“国旗是不是每天都换新的?”;“华表,看华表就在那边。”而来自北京的好心人吕先生在客串了检查站的工作人员、乘务员之后,又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卖地图的:“北京地图、北京地图,谁买北京地图?”而这时,土生土长的长春好心人都在一旁默默地看,生怕自己随口而出的乡音,把小欣月从美好的梦境拉回到残酷的现实。在整个过程中,导游刘菲就不停的想笑欣月讲解着天安门广场的诸般名胜:“这是天安门、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