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兰:温暖自己感动四方
2011-05-23

李铭兰:温暖自己感动四方

2011/5/23 来源: 中国妇女网

  1999年儿子病逝,2007年9月,中年丧子的李铭兰带领500多个同样遭遇的家庭建立了“连心家园”,意在让有相同经历的家庭相互鼓励,抱团取暖。

  多年来,李铭兰率领“连心家园”资助了许多失学儿童和贫困大学生,帮助他们重返校园。在去年武汉十大“江城好妈妈”评选中,她被授予“坚强妈妈”荣誉称号。

  1999年3月8日这一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全世界的女性都在接受着祝福:一束鲜花,一声问候,一条短信,一个甜蜜的吻。可是对于李铭兰而言,这一天特殊到令她刻骨铭心。早晨和儿子分别的场景,就像放电影一样,在她脑海里不断闪过。

  这一天,也是她的孩子去武汉科技大学中澳班报名的日子。儿子如往常一样,微笑着为母亲送去最温馨的祝福,并且亲自为母亲戴上了一朵红玫瑰胸花。李铭兰看着胸前的这朵花,眼眶不禁湿润了,儿子对母亲说了一句:“妈妈,我爱你!”

  令李铭兰万万没想到的是,儿子一去就再也没回来。在太平间里,李铭兰看着因急病去世的孩子冰冷的尸体,泪如泉涌,她痛彻心扉地喊着儿子的名字,希望能挽救儿子的生命。儿子走后,她时常摸着儿子的鞋、衣服、床,仿佛儿子从未远去一样。

  融哀于爱,帮助更多的人

  那几年,每到儿子的生日、祭日和节假日,李铭兰总是会感觉孩子又回到了家中,会在饭桌上添上一副碗筷。孩子离开后,李铭兰总能在家中“见到”他的背影,书房的电脑、书桌她都没有挪动一下,她怕哪一天要是儿子回来了,会责怪自己。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一直沉浸在这种幻想中,焦虑不安,辗转反侧。不久,她因为焦虑住院,并被诊断为忧郁症。

  在这人生的关口,这位坚强的女性选择通过不停工作来麻痹自己——她毅然决然从武钢研究院辞职下海,成立武汉钢新冶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代销武钢钢材,公司业绩直线上升——从最初年销售额2000万元直到后来年销售额过亿。

  儿子生前就一直很崇拜母亲那一颗积极上进的心,她要把对儿子的爱用在事业上,努力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去帮助更多需要她帮助的人。经过玩命的打拼,李铭兰创办的公司成为青山创业中心首家资产过亿的企业。

  李铭兰慢慢发现,她身边还有许多像她一样不幸的人,他们都需要抚平心灵的创伤。变故夺去了她的儿子,却无法剥夺她的母爱,她要把这份爱延续下去。就这样,她于2007年9月出资3万元注册成立了“连心家园”联谊会,专门吸纳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他们当中,有的孩子因车祸去世,有的孩子因溺水致死,还有的孩子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夭折。每当得知有谁失去独生子女,李铭兰都会带着兄弟姐妹们找到他们,聊自己的遭遇,听对方的倾诉。

  从此,“以健康为中心,糊涂一点,快乐一点”成了这个“家”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如今,会员由当初的80户发展到500多户。李铭兰说:“我们有共同的经历,容易让对方打开心扉。”每次这样的心灵抚慰,李铭兰都在无形中追忆着对儿子的哀思。

  让爱的力量接力下去

  “连心家园”注册成功当天,李铭兰驾车到很偏远的地方,一个人哭了很久……“我告诉儿子,妈妈完成了一件大好事。儿子,你放心,妈妈一定做好多好多好事,把对你的爱延续下去……”

  “刚成立时,大家一聚起来就抱头痛哭,如今聚会都是欢乐和笑声,很多失去儿女的人重拾生活勇气。”现在,“连心家园”每月都会组织一次活动,如打球、聚餐、相约旅游等。李铭兰说,“自己的孩子不在了,但这个社会有更多的孩子需要我们去爱。娱乐活动之外,我们还组织大家到孤儿院、福利院去看望需要帮助的孩子和老人。”

  他们为残疾福利院的残疾人送去量身定做的棉衣棉裤;过年时请多名孤儿一起吃年饭,并为每人送一份礼物……

  “孩子从我手中接过礼物,他们或开心或腼腆。但我知道,他们心里是美滋滋的,因为有人在爱他们。看着他们,总有一种亲切感,总觉得这是我们这些父母应该做的。”在失去儿子之后,李铭兰对独生子女丧子家庭的关注超过常人,希望为这些同命相连的朋友们送去自己最真挚的慰问。李铭兰说:“每一次献爱心后,情感得到释放,自信心增强,也让爱的力量接力下去。”

  会员冯桂萍,在先后失去丈夫和儿子的双重打击下,她全身心地向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她与贫困家庭的孩子结成对子,帮助他们完成学业;2010年,她签订了遗体捐献协议,将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社会。去年,她又成为武汉姻缘会“义务红娘”的一员,为单身人士热情服务,她的愿望很朴素:人总要为他人、为这个社会留下点什么。

  会员马先生、刘女士夫妇下岗多年,儿子小聪备战高考时却发现身患骨癌,临终前儿子作出了捐献角膜的决定。由于病理的原因,小聪的角膜只能用于医学研究,为实现儿子的愿望,马先生决定在自己身后也捐献角膜。

  谈起“连心家园”会员的欢乐,李铭兰说:“‘连心家园’宗旨中有一条就是‘助人为乐’,就是把自己对孩子的爱再延续下去,向社会延续。”

  “连心家园”的成员们抱团取暖,温暖了自己还感动了四方,重庆、贵州、黑龙江、辽宁等地的63个丧子家庭,也闻讯赶来。现在,“连心家园”已名扬全国,来自哈尔滨的王艳茹对一位会员说:“真羡慕你们有这样一个避风的港湾,我也想把这种形式带回去。”

  希望社会给予更多的支持

  “‘连心家园’做了很多政府所不能及的工作,通过细微地关心每个个体,带着一个个家庭走出悲伤,重新开始生活,这是对政府工作的有效补充。”武汉市青山区妇联领导十分肯定“连心家园”的模式。

  李铭兰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有压力:“连心家园”影响力在扩大,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活动经费成为一大难题。当初3万元注册资金是李铭兰拿出来的,之后为了开展活动,大到上万元,小至几千元,她都扛下了。

  谈到自己目前担心的问题,李铭兰告诉记者:在我们这些姐妹当中,有的因为孩子的离开,已经无法正常工作;有的为了给孩子看病,卖了房,连栖身之所都没有;有的甚至还有三五十万元的债务没有还清;有的家长已经六七十岁,唯一的孩子离开,让他们的养老已经基本没有了依靠。“连心家园”的父母都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有一个专门的场所,让大家能够在一起安度晚年。

  对于“连心家园”遇到的活动经费等“难题”,从其成立之初到现在给予了很多关心的武汉市青山区妇联也感到鞭长莫及。一位当地妇联领导说:“妇联专项资金都是财政发的,经费非常有限,只能尽力支持一点。比如每月提供200元活动经费,过年补助800元。”为此,青山区妇联呼吁社会爱心人士能够给予“连心家园”更多的关注,让他们能够顺利走下去,为政府分忧。“他们是非盈利性的民间组织,更多的还是需要社会捐赠和支持。”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