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无钱治病手术延迟32年
2011-03-16

男子无钱治病手术延迟32年

2011年03月15日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32岁的阿锋在省妇幼保健院的儿科ICU病房进行了“补心”手术获得成功。 记者陈安 摄

  幸哉!

  本报讯(记者饶贞 通讯员彭文斌、林惠芳) 因为主人无钱治病,一颗先天畸形的心脏竟等了32年才等来迟到的“补心”手术。近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心脏专家成功为一名32岁的肺动脉闭锁患者进行了高难度的“补心”手术。专家在术后感叹:“这样的孩子能活到32岁,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奇迹”。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儿科ICU病房近日迎来了一名特殊的“大病号”——32岁的河南男子阿锋。1.7米的他戴着氧气面罩,躺在一群出生仅几天的新生儿旁,和这些保温箱里的“小病友”们一起努力地呼吸着。

  32岁“大病号”

  病友全是新生儿

  “他本来应该跟这些孩子一样,一出生就应该接受心脏手术”,省妇幼保健院心脏中心主任孙善权告诉记者,阿锋所患的肺动脉闭锁症是一种极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统计数据显示,这种先心病患儿出生后半年的死亡率高达50%,出生后一年的死亡率更是高达90%。

  “他能活到这么大,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孙善权表示,在他手术抢救的肺动脉闭锁患儿中,年龄最小的出生仅两天,32岁的阿峰是“最大的孩子”。

  为儿“补心”

  父母三餐只吃方便面

  看到儿子终于在32岁这一年成功接受了手术,阿锋60岁的老父亲不禁老泪纵横。“孩子出生不久我们就知道他的病要手术才能治好,可是我们实在筹不到钱”,阿锋的父亲告诉记者,他和老伴靠种几亩地维持生计,这次出来还是找亲戚朋友东拼西凑才借了4万元。

  由于儿子的病已经拖到了32岁,国内好几家医院都因风险太大,拒绝为他动手术。“当孙主任告诉我,他可以做这个手术时,我们就决定再难都要带孩子来试一试”。为了省下借来的每一分钱,阿峰的父母这次从河南来广州,行李中除了几件衣服,就是两大编织袋方便面。“我们有时一天吃三顿,有时一天就吃一顿,一共有100多包方便面,希望能坚持到孩子出院回家。”

  专家呼吁

  父母别轻易放弃

  父母的不离不弃,最终让阿峰在32岁时成功接受了“补心”手术。但有些先心病患儿却远没有阿峰这么幸运。孙善权表示,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有些父母在得知孩子患有先心病后最终选择放弃孩子,非常可惜。

  “事实上,绝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都可以通过手术康复,先心病患儿的手术成功率可高达97%~98%”,孙善权表示,部分先心病患儿在母亲孕期通过产检就可以发现,“通常在母亲怀孕25~28周时就能做出比较明确的判断,但此时胎龄已较大,除非孩子是严重的畸形,出生后无法接受手术,否则我们都不建议放弃孩子”。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