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白领的老鼠赛跑(原创)
2006-03-16

老鼠赛跑——现金流游戏中的“老鼠赛跑”圈内人们为金钱而工作,每月的支出主要靠工资维持,没有属于自己的资产,或者虽有资产但带来的收入还不足以维持家庭的花费。

 

你玩儿过“穷爸爸和富爸爸——现金流游戏”么?据说可以从这个游戏中学到有关会计、财务、投资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启发你的财商,并从中体会到生活的酸甜苦辣。我是一个理财白痴,从上大学的时候开始自己管理手中有限的资产,但似乎总是入不敷出。为了提高自己的财商,我开始玩这个游戏。我发现,现金流游戏还包含了许多人生内容,如生孩子、离婚、失业、破产、慈善事业、税务审计、官司等。在游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这些内容与金钱的密切关系。

 

在游戏里我从事过各种职业,警察、律师、护士、医生、小学老师、大学教授、消防队员、还有门卫……和现实生活中一样,我们希望自己在游戏中从事收入高的职业,以便自己有手中能掌握多一点的现金。但经常玩这个游戏的人最喜欢抽中的职业确是门卫和修理工——虽然收入最少,但生活中的支出也少,容易跳出老鼠赛跑的怪圈。

 

游戏放大了生活,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们,即便我们中产了,依然不能逃脱老鼠赛跑的命运。

 

我们从大学毕业,走进写字楼,每天在自己的小格子里工作,换来比“修理工”多得多的固定收入。我们以为生活的自由,将和在游戏里跑上快车道一样,没有负担地进行各种兴趣爱好的投资,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现实残酷地告诉我们,“虚胖”是整个群体的特点,摘掉所有光鲜的标签,剩下的只有因为长时间坐着工作留下的一肚子赘肉,没有被阳光亲吻过的苍白的脸颊,以及长期使用电脑而退化的思维能力……

 

除了这些,我们的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了。人们问,为什么GDP年年涨,工作却越来越难找?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明显地走向“粗笨化”。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近3/4来自重制造业。非不但新增的非体力劳动岗位(白领岗位)很少,就连现有的,白领岗位都已经饱和了。也就是说,如果大学生不原意去抽“修理工”的签,那就只能以降低工资来求得一个坐在电脑前工作的机会了。结果比真的已开始就冲着“修理工”职位去的还惨。在老鼠赛跑的圈子里,我们永远也赶不上“修理工”的现金流多。

 

说到这里,有人会耻笑我,一个年轻白领的上升空间和机会要比修理工多的多,接触前沿思想的途径也更丰富,已经足够你们降低要求以获得这些机会了。我肯定得反驳,因为所有在这个跑道上的人都是“老鼠”,生存状况绝对同质而相对异质。

 

之前有一篇题为《警惕中产阶层成为新的弱势群体》的文章引网友广泛关注,一个网友这样说:“走在城市霓虹闪烁的街头,我感到很累,我都快30岁了,我还不敢要小孩,为什么?因为养不起啊!我还要供弟弟上学,我还要养活年迈的父母。我已经很努力了,这个城市的工资水平不断下降,消费却越来越高,很累啊,欲哭无泪。”

 

他没有说房子和车子,只提到教育和家庭,以及我们必须因为白领岗位而付出的其他消费成本。我们在写字楼里工作,必须穿正装,在公司附近吃个饭的花费赶上普通工人一个月在食物上的开销……都说我们是现代社会的中坚力量。但中国的中产阶层,却严重不发育。我们的平均收入的确高于多数蓝领工人,更超过一般农民工的工资。我们得到这样的收入,必须要多受几年的教育,金钱和时间成本都相当高。为了激烈的竞争中保住自己的位子,我们还要继续花钱修更高的学位,从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看,你们说说值不值。我们生活的城市基本消费水平、住房医疗教育成本等都急剧上升,我们没有太多积蓄,每月工资都投入基本消费,自然是受冲击最大的群体。经济学家按必需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衡量我们的生活状态说,“他们可能是生活负担最重的阶层”。

 

最近“读书无用论”又起,除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以外,我们的生存状态也是该话题发起的原因之一。许多家庭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只为了让孩子能接受高等教育。如果教育投入的结果是依然要生活在“贫困”边缘。那么付出还有什么意义呢?

 

说了这么多,我依然在玩老鼠赛跑的游戏,企图增加自己的财商,能多一点工资外的现金流……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