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带偏瘫父亲上大学
2010-06-29

女生带偏瘫父亲上大学

2010年05月28日    来源:《长江日报》


每天步行“上课下课”,许大卉父亲的身体有了可喜的恢复。

  许大卉出生的时候父母都已经四十好几了。母亲是一位间歇性智障病人,她只能心存尊敬,处处爱护,亲情的交流更多是在父女之间。辛劳种田养活一家三口,父亲成了女儿精神和心灵的惟一依赖。许大卉曾不止一次地撒娇:“爸爸,我要是到外地去读书,我得把你带着噢”。

  2008年9月,20岁的许大卉通过“绿色通道”,从家乡安徽六安进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就读。因为家境贫寒,当年入学时,她不仅学费分文未交,连一个月的生活费都凑不齐。进校第二天就开始打工,中午在学校食堂帮忙,下午放学后在学生宿舍楼里卖桶装水和电话卡。

  尽管挣钱养家很辛苦,但许大卉丝毫没有放松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先后两次获得的国家甲等助学金都用来归还助学贷款,自己依旧打工,养活自己,赡养父母。

  艰苦的生活又起波澜。今年2月中旬的一天,许大卉68岁的老父亲突发脑溢血,导致左手和左脚偏瘫。她当即请假回家借钱送父亲到医院治疗。许大卉在3月底将母亲托付给亲戚和邻居后,把病父带到了学校,希望能够兼顾学业和老爸。

  5点钟就起来买菜,然后帮病父洗脸、刷牙、活动手脚,做早饭两人吃;

  6点钟开始慢慢往教室挪,健康人只需要10分钟的路程父女俩得折腾近一个小时;

  下午放学后勤工俭学卖桶装水3小时,每月挣300元钱维持两人的基本生计;

  回到住处紧接忙做晚饭,在父亲睡前帮助做恢复练习半小时,安顿父亲入睡后才能看书学习。

  这张日程表似乎有个不太完美却无比真实的补充,那就是主人翁有时累得没有做完所有作业就不知不觉睡着了……

  孝如细流引来爱之江河。学校为许氏父女提供了一套两室两厅精装修教师公寓,并配备日常家具,免收房租水电费。

  5月18日,记者在跟随拍摄许大卉后问她:“你是否觉得自己的命运蛮苦?”许大卉微笑反问:“怎么叫苦怎么叫不苦?我是他们的独生女儿,我不为他们这样做,哪个该做啊?”

  这是一个有关亲情与孝道的故事。人类血脉相连、血浓于水的至亲之情,在这个故事里得到了具体而微的展现。我相信,许大卉并非为了要展现什么。对她而言,父母给了她生命,辛劳生养,用自己的人生回馈父母、孝敬父母是做儿女的本分。

  这也是一个不屈从于命运、充满人生勇气的故事。许大卉却以勇气、毅力和对生活的信念,支撑起自己的生活和学业,支撑起双亲和整个家庭。

  人们为此心有触动,学校和同学也在提供帮助和温暖,让她并不孤独无助。我相信,让每个人无论命运幸与不幸亦能活出尊严、活出自信和希望,其实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文/刘敏 图\文张宁何少清肖劲松万凌)
(《长江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