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4 06:21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熊源通讯员熊远锋顾丹 “在家门口服刑”的社区矫正已在我省全面铺开。最新的统计显示:目前,我省已累计接收矫正对象19148名,解除矫正7263名,在册矫正对象11885名。其中,缓刑8159名,管制376名,假释676名,暂予监外执行646名,剥夺政治权利2026名。 在社区矫正对象飞速增长的同时,社区矫正工作成效如何?社区服刑人员是否能够获得有效的教育改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是社区矫正为我们搭建了家的港湾,是社区矫正为我们指明了人生的航向!”洪山区26位社区服刑人员集体道出了他们的心声。我省在严格实施矫正管理的同时,注重心理矫治,凸显人性化扶助,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指明人生航向,走出误区,彰显了矫正的力量。 为社区服刑犯人说媒 2009年底,雷某终于如愿地戴上了“新郎”的大红花。他开心地表示:“没有司法所的帮教,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司法所的帮助,就没有我们这个家。感谢所有关心帮助我的好心人!” 1986年,由于犯重罪,雷某被捕入狱,2009年2月,服刑期满二十年后,他纳入洪山区社区矫正。回到家中,看到年过七旬的父母,几间濒临倒塌的房子,还有一个寄养在家的精神病侄儿,加上四处找工作碰壁,他狂躁不已,感到社会不公和无奈,甚至产生了“还不如在牢房里呆着,有吃有住”的念头。 司法所干部认真分析:雷某在监狱服刑时间长,形成了较固定的性格,矫正工作首先要帮助他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司法所和村委会共同努力,为他找到一份工作。雷某兴奋不已,表示一定要好好干。与此同时,所、村干部还托人为他介绍对象。可是,当女方得知其过去罪行时,坚决不同意。女方的儿子说:“身边有个犯人,想起来都可怕。” 司法所干部三番五次到女方家里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神仙都有打瞌睡的时候,何况是人?雷某曾犯过错误,但党和政府没有放弃,帮他重新鼓起勇气,自食其力。在这关键的时刻,我们应该做的是牵手,而不是挥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女方终于同意并说服了儿子。一对情侣携手步入殿堂,开始幸福的生活。 帮失足少女成小老板 看到张某那双迷茫不安的眼神和一脸稚气的面孔,谁也不曾想到,这个16岁不到的花季少女,在2009年7月因与人发生口角,因故意伤害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 张某从小生长在一个不太和睦的家庭里,有着极度的叛逆心理。作为花山镇司法所监管的唯一未成年矫正对象,司法所干部深知责任重大。 为让张某尽快地回归社会,所干部一方面安排大学生志愿者与其交朋友,通过QQ网上沟通,当面促膝谈心,做好稳控工作;另一方面多次走访其家庭,与其父母谈心交心,讲明矫正工作的方式、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近半年的谈心教育,张某有了较明显的转变,表示:“一定要铭记教训,告别过去,重写人生。” 虽然年少,张某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创业。可当她把这一想法告诉其父母时,却遭到极力反对:“小小年纪,走路都还不稳当就想跑了?”见父母不同意,她一气之下,又是砸电视又是砸冰箱,闹得家里不可收拾。得知消息后,所干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分头做她和父母的工作,同时安抚张某。 终于,父母同意了孩子的想法。从此,商场里又多了一个小商人。不久前,所干部介绍:张某的服装店生意红红火火,月收入5000多元,顾客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小张老板”。 让“危险分子”通情达理 在洪山区社区矫正对象中,王某因其性格内向偏执,行事鲁莽而被干部作为重点对象予以关注。 2008年底,在听取他的汇报思想时,所干部发现其情绪异常低落。究其原因,他总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原来,他一家六口人,上有年迈多病的父母,下有一双残疾的儿女,自己和妻子没有正式工作,只能靠种几分田地艰难地维持生活。“屋漏偏逢连夜雨”,因故意伤人还得赔偿一笔不小的费用。为此,妻子又哭又闹,有一死了之的轻生念头。 所干部弄清原委后,自筹1000元钱送去,多次劝导其妻子,要她互相体谅,支持丈夫思想改造,争取让其早日回归社会。为帮其找一份工作,所干部登门拜访各企业。终于,青菱乡一家建筑企业看中了他忠心耿直的优点,让其在建筑工地当一名管理人员,每月工资3000元。 在花山生态新城开发建设中,他的房子被列为第一批拆迁。当得知自己的房屋拆迁补偿费相比别人少时,他没有像往常那样鲁莽行事,而是通过正常渠道,正当反映情况,依法依规解决。 别人劝他:“现在怎么这么老实?不行就往上闹,要不就用武力解决,如今谁都怕狠。”王某真诚地回答说:“我是一名社区服刑人员,是政府给了我安居乐业、重新做人的机会。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不理智了,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遵纪守法。” 社区矫正对象是特殊的在社会上服刑的人员。他们身处熟悉的环境,身份却发生巨大的改变,与狱内服刑人员相比,内心更脆弱、心理更敏感,也更容易出现自卑、焦虑、悲观、恐慌等情绪。这一切使得对其教育挽救形成了阻碍。 我们的社区矫正工作者要把心理矫正与行为矫正结合起来,通过心理疏导、家庭疏导、社会支援等多种方式,以真情感化,寓帮扶于监管之中,在监管中体现帮扶,为他们铺就一条自新之路。在实现对其进行教育改造的同时,也完成他们的心理重建,使他们更好地面对现实、适应现实,端正人生态度,坚定改造好的信念和决心。
来源:新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