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青力青为,疫不容辞”实践队:走近百姓身边,贡献青春力量
日期:2022-07-11 08:58  点击:1912
       (通讯员 柳春香)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目前处于稳定下降态势,但少数地区仍起伏不定。特别是防守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更需要众志成城,共抗疫情。6月23日,为响应党和国家对广大青年学子的号召,深入基层服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力青为,义不容辞”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回到家乡进行助力疫情防控实践活动,为家乡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一份份力量。

        认真调研,贡献力量

       为了做好这次志愿服务活动,实践队员们提前进行实践调查工作,包括在每个村镇进行走访探寻,开展调查问卷,进行居民(村民)采访以及疫情防控相关材料的思考与搜集等等有利于接下来疫情防控工作的行动。例如:实践队员在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上石桥镇白塔集乡王老营村通过走访探寻发现村中缺少能够普及疫情防控相关知识的海报。于是向王老营村支书提出建议,并获得村支书的高度认同与赞扬。在取得同意后,实践队员在电线杆、村民住宅、政务公告栏等地方张贴彩色疫情防控海报,吸引了大批村民驻足观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村民的防疫意识,获得了村民的认可,为疫情防控宣传工作贡献了青年学生的力量。

IMG_20220620_085211

       倾听乡音,从心出发

       除了对乡村相关疫情知识普及度进行调查以及以村民所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外,实践队员还将范围扩大到了小微企业。队员采访时询问了一个自主经营的阿姨,这位阿姨在游泳馆旁边经营一家售卖游泳圈、泳衣等的店铺。阿姨表示,当时由于疫情,旁边的游泳馆和她的店铺几个月都无法开张,在本应该获得许多收入的旺季反而也冷冷清清,收入寥寥。可见,疫情对门店销售影响也相对较大,许多店铺、餐饮、运动等场所都经过了几个月的闭店期。但现在,由于疫情管控较好,只要遵守防控规定,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扫码进出的防疫规则,游泳馆和附近的小商店都已经能够正常营业。经过调查,实践队员发现这位阿姨对疫情相关知识了解的也很好,能够遵守规定正常营业,店里及游泳馆内防疫物资都很齐全,队员们也为她普及了一些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其疫情防控意识,同时也提醒她虽然现在疫情呈现好转态势,但依然不能够放松警惕,要时刻做好防护,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

       劳动助力,服务先行

       另一部分实践队员秉持着“凡是必躬行”的理念,真正深入到在疫情时期下农民的农耕中去。实践队员来到小麦地中看到了一位阿姨正在收割麦子。实践队员便走入农田、表明来意、帮忙劳作并与阿姨聊一些日常关于农耕的琐碎之事。从阿姨的口中了解到卫辉市庞寨乡万户寨村去经历了大暴雨的侵害,村中的田地几乎全部都被淹没,导致农田颗粒无收,但是在政府的积极帮助下,农民得到了国家的补贴,减少了自身的经济损失,同时政府也给当地的农民发了肥料作为补偿,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农民伯伯们利益的重视,也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此次社会实践不仅让实践队员学到了补玉米的劳作本领,也看到了国家乡村振兴的政策在乡村不断落叶生根。

       之后实践队员便帮助这位阿姨收装小麦,当时正值下午六点左右,可是天气仍然较为严热,实践队员和阿姨都已汗流浃背,但仍然没有停下耕作的步伐。在与阿姨的交谈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这只是两亩小麦,还有剩下的十亩小麦需要打理,任务仍很艰巨。然而收装小麦也并不是最后的工作,收割机收割完毕后仍需要在地里捡起未被机器打到的小麦,之后仍需进行碾压、收装、加工等程序。阿姨说;“小麦都是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不希望有一点的浪费。”实践队员深受这句话所触动,感受到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时刻都是中国人的优良品质。本次的收装小麦实践活动,让实践队员感受到劳作的辛苦与丰收的喜悦。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之根本,关注农耕并真正走进农耕,才是对青年上的最好的一课。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本次实践以走访群众,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助力劳动为主,切实服务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出青春力量。实践队员们身为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在如今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把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往深处想、向实里做;在助力乡村振兴背景下,吃苦耐劳,建言献策。秉承先辈精神,发扬责任意识,勇担时代使命,为巩固抗疫和乡村振兴成果奉献力量,相信美好就在明天。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5/12 23:32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