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院士玩不过维修员
日期:2006-03-10 14:29  点击:339

        去年,黄院士家里的DVD坏了。对研究光电工程的黄尚廉来说,修DVD只能算小儿科。但因手里的工具和元件不齐,也没时间,黄院士把DVD拿到一家维修店修理。


  维修员打开机箱后,草草一看,就开出一张1000多块的收费单!“我就想,新买一台才500来块钱呢,修一下怎么得这么多钱呢?”黄尚廉要求维修员对收费项目逐项解释,但维修员说得云山雾罩,终归钱就得这么多。


  不修还不行么?“也可以,开机费50,这是规矩。”维修员这一番话,让黄院士开始留心起了家电维修行当的那些所谓规矩。


  新兴产品维修问题最多  
   


  维修过程不和顾客见面,换了新元件不交回旧元件,零配件价格高得离谱……社会上到处都是半道出家的维修员搭起草台班子。


  在提案中,黄尚廉引用了中消协的一组数据:每10件消费者投诉里,就有1件关于手机,平板电视的投诉量也相当高。“一些新兴的家电产品,技术发展很快,维修服务水平和设备都跟不上,维修市场十分混乱。这将影响消费者对使用新产品的信心,进而阻碍整个家电行业的发展。”黄尚廉说。


  家电维修实行市场准入


  虽然针对家电维修,工商部门也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不过,黄尚廉认为远远不够,“我认为,与家电行业联系最紧密的信息产业部门,应当介入家电维修行业管理,并实行市场准入制。”


  由信息产业部门对从事家电维修的机构和个人实行资质认证,划分等级,以此为依据,工商部门再办理相关工商手续,未取得资质的,不得从事家电维修业务。这就是黄尚廉提出的解决方案。


  此外,黄尚廉提出,物价部门要根据信息产业部门划定的等级,对不同等级维修机构,制定出相应的收费标准

                                                                                                                         【转自中国消费网】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12 00:02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