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暗访 在超市关门前给卖剩食品做记号 3日晚9时45分,沃尔玛购物广场太原街店即将关门,几名理货员正用手推车整理货柜上的商品。在收银台前顾客排起队,超市门口的迎宾员提示每一个进店的顾客:“抓紧时间购物,我们店即将下班了……” 记者走进卖场后直接向冷鲜货柜和糕点货柜处走去,在一些食品的外包装上做着各种可识别的特殊记号。做记号时,记者很小心,以免破坏了食品的外包装。 这次选择做记号的商品包括猪肉、猪肝、鱼丸、鸡肉、糕点等30多种。 ![]() ![]() 一声尖叫 无意中拍到嚣张硕鼠 晚10时许,就在一楼收银台北侧一个休息长凳上传来一声尖叫,原来休闲吧里一只大老鼠正在玻璃窗前“散步”,并从地上找到一些“美食”大吃起来。 发出尖叫的女孩转身逃离超市,记者透过玻璃窗观察,休闲吧内至少还有两只老鼠在觅食。记者敲了敲玻璃,那只大老鼠在与记者对视后依旧自顾自地吃着。 这一幕被相机记录下来。一位围观的顾客对同伴说:“太恶心了,这里怎么能有这么大的老鼠呢?”同伴说:“这里吃的多呗!”这只老鼠并没有引起超市员工的注意。 记者向一名超市收银员打听休闲吧的情况,收银员只说:“休闲吧现在已经下班了,老鼠是那里的。”几名顾客对这种说法并不认可。一位顾客表示:“休闲吧和超市同在一个大厦里,而且休闲吧的门就对着超市的收银台,难道老鼠就会乖乖地呆在休闲吧里,不会跑到其他地方吗?如果老鼠在夜间爬进卖场里,卖场里放置的食品安全由谁来负责?” 杀回马枪 做记号的食品改“生日” 9月4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沃尔玛购物广场太原街店。走进卖场后记者向冷鲜柜台走去,查看做了记号的食品包装情况,发现前一日做了记号的食品仍旧在冷鲜货架上陈列着,唯一改变的是———标签的包装日期由“9月3日”换成“9月4日”,保质期限也由“9月5日”变成了“9月6日”。也就是说,换了一个标签,食品的“生日”和保质期限都往后延了一天。 记者看到,一袋后腿肉的包装上的标签打有两个日期,在“包装日期2005.09.04”旁,还有个日期“2005.09.06”。记者在超市内询问了二十余位顾客,他们都将前者视为食品的出品日期(即食品出厂或加工日期),将后者视为保质期限。昨日的食品没卖完,换个当日标签接着卖,消费者根本无从了解该食品的真正出品日期,更无法判断其实际的保质期限,整个消费过程被蒙在鼓里。 超市负责人 后面的日期代表保质期 老鼠是从管道窜进来的 6日下午,记者将暗访到的情况与沃尔玛购物广场的负责人进行沟通。超市的常务副总经理伍铸滨在问清记者的来意后表示:超市对肉类的质量是重视的,一般情况下肉类的标签上都会标明包装日期,而包装日期后面的一个日期虽然没有具体标明,但它代表的是食品的保质期。“我们超市的肉类保质期就是三天。” 他还表示,对记者暗访到的食品换签改“生日”的情况,有两种可能:第一,肉类食品在冷冻货柜中保存会出现上霜的情况,这样保鲜膜上就会有水珠,影响标签的粘度和肉类的感观等。第二,顾客在挑选商品时损坏了保鲜膜。所以,在这两种情况下超市的员工就会更换保鲜膜。更换保鲜膜后,标签上包装日期也会变成更换保鲜膜的那一天。 当记者问,一般肉类保质期是三天,更换保鲜膜后的保质期限向后顺延,是否会影响食品新鲜度。伍总解释:超市有专人查看肉类的新鲜程度,肉类是不会出现问题的。至于如何检查,则主要靠鼻闻眼看。 对超市休闲吧内出现老鼠一事,伍总则说:“原来休闲吧的位置是一个汉堡店,自从汉堡店撤出后,这里变成了超市为顾客提供免费休息的地方。而汉堡店在搬迁后,很多的管道都没有堵死,所以一些老鼠就出现了。” 防损部的一位负责人则表示:卖场里是不会有老鼠的。“灭鼠的人每天晚上10点半上班到次日早上下班。” 律师说法 超市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针对超市更改食品“生日”的做法,辽宁人民律师事务所闯静律师说,根据《消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而第十九条则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根据记者采访到的情况看,超市经营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市民反应 过去特相信大超市的食品 记者在超市门前随机采访几位经常光顾这里的市民。外地来沈阳办事的张先生说:“沃尔玛购物广场是一个很有名的连锁超市,而它开在沈阳站前确实方便了我们这些赶火车的外地人。”当记者问,如果买到的新鲜食品标明是当日出品,可实际上该食品不是当日出品的时候会怎样想?他说:“那商家不是在骗人吗!” 而沈阳的陈女士也表示:“超市的卫生状况是我们老百姓最认可的。”当记者问到,如果你在一家超市购物时看到老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时,陈女士说:“就我个人而言,我最讨厌、最害怕的就是老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