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浙江奇人筹建癌基会 豪宅拍不掉也要捐出去(图)
日期:2006-04-06 09:44  点击:494
来源:现代金报
浙江奇人筹建癌基会 豪宅拍不掉也要捐出去(图)
浙江奇人筹建癌基会 豪宅拍不掉也要捐出去(图)

奇人:豪宅拍不掉也要捐出去(图)

  林银才筹建基金会希望得到慈善总会和癌症协会的全力相助

   “捐,一定要捐!”林银才坚决地说。4月3日,林银才在租住的房子里,向记者透露了最新的计划:把房子捐赠给宁波市癌症康复协会,或者是宁波市慈善总会,以慈善总会或者协会的名义将房产处理掉,募集款项再注入宁波市癌症康复基金会(筹),作为注册资金的一部分。

  奇人访谈

  拍不掉就把房捐出去

   前几天房子流拍以后,林银才已经将房屋信息在中介公司登记挂牌了。
 
 
 

   林银才租的房子位于宁波中山名都,3月3日就签了合同,付了半年的房租,只等自己的房子拍卖成功就入住,没想到一拖就是一个月。这几天正在慢慢地把东西搬到租屋里来。

  “想不明白这么好的房子怎么没有人要。”房屋流拍后,林银才常常念叨着这句话。然而面对似乎陷入僵局的现实,他开始总结经验了。

  本报在3月31日披露林银才房屋流拍的报道时,不少人士从不同角度做了解析。基本的焦点集中在:这是林银才唯一一套住房,有心行善举的人不忍心这样做。林银才决定对症下药:“如果我把这个房子捐出去,大家不需要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了。”

  而在目前,宁波市最好的受赠者非宁波市癌症康复协会和慈善总会莫属。宁波市癌症康复协会成立已有十年的时间了,慈善总会在宁波也有着很好的公信力。

   “捐给他们,我再放心不过。”林银才笑着说,“而且通过宁波市癌症康复协会或者慈善总会进行处理,也可以打消不少购买者的顾虑。”

  妻子心声

  我们全家都支持他

   放着自己好好的房子不住,却去租房子,作为林银才的妻子,她又是怎么想的呢?

   “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哪个做老婆的不想要个好好的家?”林银才夫人快人快语,“然而,他喜欢做善事,我们作为家里人是支持他的!”

   难得的是,林银才的女儿(房子的产权所有人),没有结婚也没有房子,可听说自己父亲要把房子捐出来成立癌症康复基金会,她经过慎重考虑,就写了份委托书交给父亲:把房子捐献给“宁波市癌症康复基金会(筹)”,相关事宜全权委托父亲处理。

  筹建背景

  看病贵难倒众多癌症患者

   “如果不是我自己患了癌症,我不会想到癌症患者有多苦。”林银才说。2005年5月份,林银才体检时发现左侧输尿管里生长了肿瘤,因而开刀把左边的肾与输尿管切除,经化验,输尿管内肿瘤里的细胞已经恶化,所幸未到晚期,癌细胞并未扩散。

  事实上,当林银才生病以后,身为医务工作者的夫人开始并没有把真相告诉林银才。而当她看到林银才抱着病体还在为他人奔忙的时候,她忍不住了,拿出了一沓化验单说:“你的病不是一般的病,自己要知道爱惜。”林银才看了化验单之后,感叹治癌症要花这么多钱,那些没有钱没有医保的老百姓怎么办?

  事实上,对于癌症患者来说,除了手术与治疗的费用,服用的癌症康复保健品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当初林银才的夫人选了市面上销售的“中科灵芝”,10粒药品的零售价为475元,一般病人一天要服用6粒,重症患者要服用9粒,仅40粒就需要1980元。“这么贵的药,我不吃,老百姓也吃不起。”林银才感叹。

  林银才表示,从患病到现在,自己已花掉10万元的治疗费用。“我有公费医疗可报销6万多元,可是负担依然不轻。”林银才感叹,“何况其他癌症患者。”因此,他萌发了一个念头,成立“宁波市癌症康复基金会”,扶助更多贫困癌症患者,而这一想法与宁波市癌症康复协会不谋而合。

  公众质疑

  注册癌症基金会为什么要400万

  之一:400万资金是门槛

  实际上,让林银才目前最挂心的就是要尽快解决400万元注册资金的问题。“这是一个门槛啊,跨不过这道槛,什么功夫都白费!”林银才说。然而,希望总是有的,宁波镇海炼化的总经理在北京开会期间还打过他的电话,表示会议结束回到宁波后就开会专门研究捐款给宁波癌症康复基金会的事宜。

  记者为此采访了浙江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崇义。他表示,对于这种基金会,政府是支持和鼓励的。同时他建议,由于基金会实行双重管理制度,因此林银才和宁波市癌症协会应尽快向省卫生厅或相关部门申请,得到业务主管单位的批示。记者了解到,目前基金会主要分为公募和非公募两种。而目前林银才和宁波市癌症康复协会计划成立的是地方性公募基金会。其注册条件之一是: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数额必须达人民币400万元。

  事实上,不少热心读者都致电本报,一是为林银才的热心鼓劲,另一个就是存有一种担心,万一基金会筹措不到400万元该怎么办?

  记者致电浙江省民政厅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高志清告诉记者,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还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如果基金会筹措的资金不足400万元但超过200万元,可以申请注册非公募型基金会;如果筹措的资金不足200万元而超过50万元,就可以在宁波市癌症康复协会下面设立专项基金,专款专用。

  之二:为什么非要400万?

  事实上,既然有着这么多的选择,为什么非要选择成立资金高达400万元的公募基金会呢?这也是很多读者的疑问。

  “在准备建立基金会时,各种各样的方案我们都考虑过。”当记者把这些建议转告林银才时,他激动地表示,正是在多方比较之后,他才决定要建立一个地方性公募型基金会。在2004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基金会指南》中明确说明,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公益支出的比例要求不同。公募基金会年公益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非公募基金会的公益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第二十九条)。

  公募基金会可以面向社会募集资金,非公募型基金会则不可以。“目前癌症是高发病率,筹建基金会的目的就是要长久地把善事做下去。公募基金会公益支出的比例不低于上一年总收入70%,我们就可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林银才自言要把基金会的功能发挥到最大。

  协会现状

  会员逾千人但资金有限

  “依靠捐款,始终是杯水车薪。”宁波市癌症协会副会长傅丽萍坦言,所有协会的工作人员从协会成立之初至今都没有获取过一分钱报酬。目前,协会每年仅靠宁波市慈善总会每年补助3万元的经费维持,成立近10年,办公场所已搬家6次,很多活动和工作无法展开。

   据傅丽萍介绍,许多患者为了治病,巨大的医疗费用使他们债台高筑,借贷无门;有人卖房治病,倾家荡产;有人为治病把为子女积攒上大学的费用都用完了;更有不少患者因为经济的原因选择放弃治疗。

  据了解,目前宁波市癌症康复协会拥有1000多名会员,除少数几个志愿者外,其余无一例外都是癌症患者。正是这笔钱让宁波市癌症协会犯了难。而至发稿前,傅丽萍表示,原始款项的募集依然不够顺利。“有很多人认为癌症患者是不能康复的,其实不尽然。”据宁波市癌症康复协会1050名会员跟踪调查和统计,目前健在的占80%以上,其中5年以上生存率达到52.88%,远远高于社会上未参加协会及活动的癌症患者生存率。

  读者疑问

  基金会到底能带来什么

  在本报报道后,不少读者纷纷致电金报,其中也有不少癌症患者或者是癌症患者的家属,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到底宁波市癌症康复基金会筹建成功后能为他们带来什么?

  “癌症康复基金会不是救穷是救命。”林银才严肃地说。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而目前有些基金的审批手续太过繁琐,一道道审批手续下来,病人已经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如果人都不行了,才等来动手术的善款,那这个钱还有什么意义?”说到这,林银才有些激动。他表示,如果基金会建立起来,可以选择最需要的病人加以援手。“救命要紧,手续可以补办。”

  除了救治癌症病人,林银才还计划拿出基金会可动用的公益支出的15%-20%,给那些没有经济能力去进行体检的普通人。“我们可以从各个社区收集受助者名单,并且与医院达成协议,只收取成本费。”林银才说。而这样的做法是因为如果“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癌症的治愈率将大大提高。

  捐款快报

  目前只收到15万元

  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之下,3月6日,宁波市癌症康复基金会(筹)终于得到了第一批捐款。

   “我在天津出差的时候,我夫人打电话给我,说‘林大’要办癌症康复基金会,我随即就给他打了电话。”镇海金秋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裕祥说,“这不是林银才一个人的事情,这是每个人的事情。”镇海金秋贸易有限公司(简称“金秋贸易”)出资100万元,建立宁波市金秋癌症康复基金。

   基金本金归金秋贸易公司所有,金秋贸易每年向基金会(筹)捐赠基金本金的5%(即5万元),定向用于宁波市癌症康复事业,捐献时间为5年。同时,路裕祥向林银才开出了第一笔5万元的现金支票,成为基金会(筹)400万元注册资金的第一笔企业捐助款。

  申洲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人也向林银才伸出了关爱之手,并捐助了10万元人民币。一位卢先生打算把一套位于海曙区的房子作为基金会的办公场地捐赠给基金会,由于面积限制等原因无法实现时,他又把这个房子一年4200元的租金捐赠给了基金会。自己是低保户、曾因患喉癌被切除喉管、妻子又因车祸成为植物人的周聚宝先生,也捐出了省吃俭用多年积下的1000元现金。“这一千元胜过万两黄金。”林银才心里沉甸甸的。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26 08:57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