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慰问金是工会针对困难职工发放的奖金,这笔钱中包含了上级对苦难职工的关怀、帮助和鼓励。除了发钱,工会还可能会送去一些生活必需品,或是专门组织一些职工晚会邀请困难职工参与,这些无论以何种形式,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慰问和关心都是组织对职工送去的一份“温暖”。
但是这份“温暖”也有遭遇揩油的时候,慰问金还没来得及“散热”,就被“打了三折”寒了人心。当然,这还不只是让人寒心,身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将脏手伸向了慰问金是典型的违纪行为,就算是“小舅子”和“临时工”也逃脱不了这个责任。
可笑的是,这位社区人员在擅自扣除慰问金的时候对困难职工交代,正是因为自己出面,困难职工们才能领到这慰问的钱,不能声张。但现如今,在事情已经被声张之后,不仅慰问金不是这位社区工作人员的功劳,反而因他的“功劳”将慰问金如数发放,而这位社区工作人员王某将被立刻解除劳动合同,揩油的手在最后终于被打掉。
到此,事情仿佛已经接近尾声了,但是对于这次“打折事件”中应该引以为戒的监管问题暴露在了公众眼前。值得思考的是,慰问金的发放过程应该经历如何的审批手续,是否真有“一家之言”,慰问金的发放手续是否有层层落实与监管,如果慰问金再遭遇“打折”如何畅通群众举报通道而不是被告知“不能声张”?
如今,慰问金被“打折”背后是群众在呼唤监管制度“拦路虎”的喊声,期待相关部门听到群众呼声,看到民意期待,将各种奖金福利的发放公开透明到位,得以真正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