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深圳,“志愿者之城”
日期:2014-12-11 14:29  点击:1113
深圳为何敢称“志愿者之城”?
 
深圳为何敢称“志愿者之城”?
深圳为何敢称“志愿者之城”?
深圳为何敢称“志愿者之城”?

  深圳自称“志愿者之城”,“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这样的广告语在深圳街头随处可见。不过,就算有广告语,还有李云迪、易建联等明星代言,就能成为志愿者之城吗?

  自1989年的一条青少年服务热线电话和19名义工开始,深圳诞生了内地第一个法人义工组织、第一批国际义工、第一部地方性义工法规、第一个“义工服务市长奖”、第一本青少年志愿服务课程读本、第一张证卡分设多功能的电子义工证。

  根据团市委的统计,2011年服务大运会之后,深圳正式提出了“志愿者之城”的概念。深圳现有注册志愿者超过105万人。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成为“志愿者之城”?志愿者在深圳都在做什么?来看数据。

  为何深圳能有这么多志愿者?


  志愿服务光靠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条件。成为“志愿者之城”,要求当然更多更高。

  促进发展专业志愿服务组织

  实施“社工+义工”联动制度

  诞生内地第一部地方性义工法规

  率先建立“法人+团体”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制度

  积分入户


  2010年,深圳出台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在全国率先实施志愿服务积分入户政策,并在龙岗区、盐田区等试点社区“爱心银行”,建立起志愿者以服务时间“储蓄”积分、以积分“兑换”他人服务的回馈机制。

  荣誉认证
2005年,深圳在全国首创“五星级义工”认定制度和“义工服务市长奖”评定制度,以服务时间和质量为标准,率先建立起“一星至五星”志愿者、“百名优秀志愿者”、“义工服务市长奖”等多层级的志愿者荣誉认证体系。

  人身意外保险

  以电子义工证、实名义工服为依托,为志愿者提供保额为10万元免费人身意外保险。

  纳入学校教育

  2012年,深圳率先将志愿服务纳入学校教育,在16所中小学推广《深圳志愿服务青少年读本》,3所高校开设志愿服务选修课程。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5/21 13:55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