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大量的人力资源在发展知识经济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全国共有两院院士1 072人,其中卫生行业(含解放军系统、其他行业与卫生有关专业部门)共有院士100人,占全国院士总数9.22%,属于卫生系统的院士59人,占院士总数的5.50%。
自改革开放以来,卫生部门向发达国家派出了大批留学生、访问学者,他们大部分已学成回国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但是冷静的分析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的状况,下述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
1.卫生人力总体知识水平不高,获得中级以上技术称职的人员仅100万人,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8.15%,这些人中还有不少人无大专以上学历;卫生人力知识老化,更新不足,有研究表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每5年更新一次,而我国除大城市、大医院、大的科研单位,大部分卫生技术人员很少有机会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和接触国际最新医学动态;医学专著随知识更新修订再版不及时,医学图书资料陈旧,继续学习的条件差;卫生专业人员离开学校后再系统学习知识的欲望和能力都较差,跟不上当代医学的发展,更谈不到创新;我们卫生人力资源中的顶尖人才队伍和学科带队人队伍年龄老化。以两院院士为例:卫生行业60岁以下院士仅9人,占卫生行业院士9%。
2.医学教育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贯输 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内容陈旧,教师掌握新知识和医学新动态的能力与总体水平不高,教学观念落后,以考试分数评定学生优劣引导学生死读书,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总之医学教育缺乏一个启发、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和条件。
3.医药卫生科研部门、高等医学院校,多年来存在脱离生产倾向,没有形成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缺少科工贸一体化的医药卫生产业集团,而知识经济正是强调将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产业化,实现知识的升值与效益最大化。
4.在人才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又存在人才浪费的情况,更影响了人才效益的发挥。这一方面表现为人才的部门、单位所有,人才流动困难。一些医疗卫生单位求贤若渴,他们需要某个人或某些人加盟,就可以形成有创造力的人才团队,但是受种种传统人才流动的条条框框的限制,而不能如愿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在改革大潮中,一些单位例如某些三资企业,看到人才的重要,靠自己的“财大气粗”,盲目引进,甚至蓄积人才,大材小用,也造成了人才的浪费。
5.医药卫生部门的管理人才缺乏,特别是缺乏科技开发人才和卫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急需要培养一批从“书生”到“老板”的优秀企业家和热爱卫生事业的管理专家。
文章来源:建安医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