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赤脚医生”一双“暖鞋”
2014年02月12日 来源:人民政协网
被称为“赤脚医生”的乡村医生,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在当时农村卫生条件恶劣、各种疾病流行的情况下,乡村医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的乡村医生仍是农村医疗机构的主力军,但其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及社会福利等却得不到有力保障。这一现状在海南省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引发了民革、民盟、农工党海南省委和省政协委员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海南省加大对村卫生室的投入力度,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从2009年的26.17%提高到现在的77.8%,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以上。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门槛高、难度大,农村卫生室执业医师还很少,助理执业医师为数不多,全省现仍有3000名乡村医生肩负着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任。省政协委员吴树行经过调研认为,农村卫生室病人少、收费低,许多乡村医生在看病之余还要下地务农补贴家用,保险和养老等更无保障。吴树行建议提高乡村医生待遇,解决乡村医生养老福利等问题。
民革海南省委建议,按一定的比例和标准将长期在农村行医的优秀乡村医师纳入乡镇卫生院职工队伍统一管理,工资待遇、社会保障与乡镇卫生院的职工一致,给予乡村医师体面的身份。
民盟海南省委建议改变村医管理体制,村医全部由乡镇卫生院聘用并派驻,村卫生室药品由卫生院统一配备,村卫生室财务由卫生院统一管理,村医绩效由卫生院统一考核等,让村医能够安心地在村卫生室行医。
农工党海南省委建议,建立全省在职村医养老金缴存机制,出台缴存与补助发放办法,解决乡村医生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