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步入成熟的行货PC配件市场
长期在电脑市场摸爬滚打的DIY玩家,想必对于我们这种特定的消费群体所应有的权益有些感触。因为PC配件类产品的客观属性,它们大多数时候都似乎不能被视为一件完整的商品,诸如板卡、内存、CPU、电源供应器等都是无法单独发挥作用的东西,它们只是我们最终组成的PC的一部分,因此PC整体出现的问题往往难以判断出现问题的部分并且可能因为故障而带来连锁损坏,最后的结果都是需要消费者自己承担产品本身问题而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欺骗,假货、伪劣货品、翻修货品给出涉此道的玩家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通常来讲假冒伪劣的PC配件多少都在外部表象上具有迷惑性,分辨起来还是需要一定的功底。
不过事物还是在向好的方面发展,PC配件市场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礼,已经变成了一个非暴利的逐渐成熟的市场,就市场流通的品牌板卡这一部分来讲,各家的售前售后服务以及产品的品质保证都大多值得信赖,事实上这是建立在多年残酷竞争和洗牌的基础上的,因为现在市场上能购买到的板卡类,内存类品牌已经屈指可数,早年泛滥市场的3无板卡,打磨无牌内存基本已经消失,至少在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里,购买PC核心配件关注的已经不是分辨产品本身,对于有经验的DIY玩家,选择一个更为可靠的经销商是更明智的做法。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再来老生常谈区别水货XX品牌主板、识别XX打磨无牌内存就不合时宜了,在正规行货卖场我们已经不大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而更多的有经验的DIY玩家凭着自己的经验涉猎那些非正规渠道的产品,包括本地市场和互联网上,对,正是所谓的“工包”产品。
价格诱人的工包产品的背后
“工包”是对非正式渠道流动的PC配件产品的一个统称,因这类产品通常没有外包装和配件而只有简单的塑料袋包装而被经销商美名曰“工业包装”得名简称工包,除了真正的OEM客户产品流动到零售市场的工包配件外,其余一切无包装的产品现在也被冠以工包的名字,当然它们的之间的品质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价格诱人,和购买正规渠道销售的包装完整的同类商品比较,工包要低20%-50%,甚至更更多。
低价格是工包产品生存的基础,表现的代价是失去和行货相比的售后质量保证,至少是打了折扣的,而在这背后,还有不同工包产品本身存在的问题,事实上这些所谓工包产品的来路并不像经销商给你说的那么让人容易接受。
可能1:很大一部分工包产品是翻修货!这毋庸置疑,尤其以主板和显卡居多,来源是OEM客户退返的不良品、故障品,需要全部报废或者部分报废,而通过特殊渠道流出工厂,被简单维修后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幸运,某些翻修货可能能够保证大部分功能正常并运行到你扔掉它,但更多的可能是你从商家那里买回来就发现它不堪使用,至少有一项以上功能存在缺陷。
可能2:功能正常的不良品。这听起来可能比较难懂,不过如果你买到一块显卡发现它运作完美、毫无问题就有可能是这样的情形,这些不良品的不良之处在某种不影响短期性能的指标不符合出厂规格,比如电磁辐射、比如PCB曲度等,如果你不是很在意这些,那它就是性价比不错的东西,但问题是这种产品数量稀少,而且跟翻修货之间难以分辨。
可能3:拆机、2手翻新货。注意是翻新货而不是翻修货,如果是某种原因从正规渠道的品牌整机中拆下,或者是被玩家卖掉的行货2手,那这种产品也能被整饰一新当作工包来卖。如果价格合适,这类工包是不错的选择,毕竟它们都有运转正常的纪录,只是寿命受到了影响。但问题是这类货品少之又少,并且几乎不可能是成批的。
可能4:名副其实的工包。供给OEM客户的全新正品,因某些原因直接被拿到零售市场上销售。毫无疑问,这是非常好的选择,通常这类产品都有一定的数量、一组产品共用一个制造商提供的未开封的包装箱,每件单独的产品有简易的未开封包装,有实力的经销商还会给这类产品提供一定时间的质保。但是,真正的这种工包产品在市场上并不多见,存在的少数,价格优势也远不如翻修货那么大。
如何选择
明白了所谓工包产品实质,做出选择并不困难,所谓“一分钱一分货”,这在目前的薄利PC配件市场上是个不错的准则,尤其是对于那些精通DIY配件品质的玩家。如果某些工包货物的价格非常诱人,那么它就是非常值得怀疑的,在掏钱之前就要仔细观察PCB的各个位置是否有缺陷、补焊痕迹,当场开机检查所有功能并尽可能运行一段时间,还要让商家作出一段时间质保的承诺,如果没有这些条件,还是建议放弃,那几乎意味着你的人民币换来的是无尽的麻烦和扯皮。
工包存在于市场上也形成了对正规渠道的某种程度上的补充,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一点。部分有特殊需求的玩家在市场上也真的难寻价格合适行货产品来武装他们的电脑,比如大功率电源、SCSI设备等,此时凭借自己的分辨能力和运气、耐心,在市场上的另一渠道中往往还真的有所收获,而对于装了普通应用的PC来使用的用户,不如原离工包走正规渠道购买电脑用的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