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路于民的首场胜仗
2012年08月03日
数年前,一幅有关公路收费站的地图在网上热传,图上,收费站点密密麻麻,仿佛满天繁星,又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天罗地网。但如今,这张天罗地网终于被撕开一道大口子。
中国政府网昨日发布了国务院通知,国务院已同意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制定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在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及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期间,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在全国收费公路(含收费桥梁和隧道)上免费通行。
尽管,享用“免费大餐”的只限小轿车,并不包括大客车及大小货车,且各地机场高速公路是否免费还要由各省级政府决定,“免费大餐”施惠有限,但从天而降的“馅饼”还是让公众兴奋不已。
也难怪公众兴奋。司机们都知道,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期间出城车辆多,为缴高速公路过路费,车辆常常堵在收费站前进退不得。而新政后小轿车通行免费,就可以让高速公路不再拥堵,一路顺畅,由此大大节约时间成本、降低油耗,惠及民生。这无疑让司机们欣喜不已。
而对于近5000万私家车主,新政不仅能节约时间、降低油耗,还会带来实惠。以历年的节假日放假安排看,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这四大节日放假时间在20天左右,也就是说,新政执行后,小轿车一年有20天左右的时间免费通行。虽说20天占全年时间不过近5.5%,但对私人小轿车来说,这20天却几乎是它们外出的密集期、高峰期,因此新政极具针对性。
当然,对于公众来说,新政带来的还有惊喜——原来,中国的收费公路是可以免费的;原来,地方和企业编织的收费公路“防护网”也是可以突破的。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推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后,收费公路过多、收费站点过密、收费标准过高、收费期限过长就成了中国公路特色,虽然民众怨声载道,但不合法、不合理的公路收费始终屡禁不止、屡清不绝。即便近年有个别高速路停止收费(如首条高速公路S5沪嘉高速路),也有少数收费公路春节免收通行费,还有部分二级路不再收过路费,但这些终归只是“点上”的改变。而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包括高速路在内的全国收费公路同时免单,改变触及“面上”,且免单时间长达20天,无疑就是石破天惊第一遭,让人惊喜。
公路本是公共产品,但收费公路“收够了还收”、“没完没了”,原因就在于“许多公路‘收费还贷’已演变成与民争利的掠夺者、地方政府和企业追逐利益的‘提款机’”(《人民日报》语),地方对撤销收费站并不情愿。这也是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去年6月到今年5月展开收费公路专项清理,但一年来雷声大雨点小,并无什么高速公路停止收费的核心因素。
所以此次新政的标杆意义就在于,五部委不再纠缠于是否撤销收费站,而是探索性地从时间上“横空一刀”,硬生生“腰斩”20天左右时间为全国免单期,让“密不透风的天罗地网”一下被拉开了大洞。
由此,“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可免收通行费”,虽然没有完全还路于民,但却是还路于民的第一场胜利。
虽说目前的新政仅局限于小轿车,但还路于民的探索性改革也表明,大客车、货车减免通行费用乃至最终实现收费公路全免费的探索,也指日可待。毕竟,办法总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