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应对人口老龄化可否缩短学制
日期:2012-07-17 14:35  点击:345

应对人口老龄化可否缩短学制

2012年07月17日     来源:成都商报

  最近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讨论成为一个大热点。为什么要延迟退休年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15日说,延缓退休有双重目的,既能提高劳动力供给、又能减缓养老金支出。
  
  延迟退休年龄的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在加剧,出现了“未富先老”的问题,这意味着劳动人口降低。而要保持合理的劳动人口比例,延迟退休年龄成为必要手段。但我以为,保持合理劳动人口比例的途径,并非只有延迟退休年龄这一条路可走。要想增加劳动力供给,切实解决企业一线劳动力减少等问题,缩短学制也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让朝气蓬勃、身康力健的青年一代早日走出校门,投入劳动生产实践,并且在生产实践的“实战”中提高劳动技能,也许对年轻人学本领更有效,至少比将一些年逾花甲、体力不支的老人留存岗位上要强吧?
  
  除学前教育外,现在的青少年一代都要在中小学上12年学,大学本科再读4至5年,如果考上研究生还得再读3年才能就业走上工作岗位。这样,中学毕业生的年龄一般在19岁以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年龄一般在23岁以上,研究生毕业时一般都到了27岁以上。这么长的学制,在劳动就业市场人力资源过剩,就业压力过大的形势下,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但如果未来人力资源因人口老龄化而出现劳动力供不应求现象,我们是完全可以通过缩短学制来缓解劳动人口降低问题的。
  
  而缩短学制会不会使青年一代的文化素质降低,令其专业知识不足呢?我想这是可以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调整专业设置等办法加以解决的。如果将中小学学制各缩短一年,中学毕业时就是17岁;将大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也各缩短一年,本科生毕业时就是20岁,研究生毕业时就是22岁。这无论是对企业一线工人的充实,还是对优化国家机关、科研机构、企业管理层面的人员年龄结构,都会产生良好的效应,整个劳动群体也都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既然如此,在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上,我们又何必只纠结于遭到大多数民众反对的“延迟退休年龄”呢?如果缩短学制,既可减少政府教育投资,又可减轻民众教育负担,必然会赢得较高的民意支持率。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在“缩短学制”上做一些必要的调查研究和可行性分析论证。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10 17:30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