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冷静沉着才能真正成就大爱
日期:2012-07-04 12:02  点击:655

冷静沉着才能真正成就大爱

2012年07月04日     来源:南方日报

  近期广州英雄事迹频出,继“托举哥”之后又出现了“夺刀哥”。广州海珠区南华西保安中队副队长黄兆景在街头制服劫匪、救助被劫持幼童,被舆论亲切地赞誉为“夺刀哥”。
  
  如同当日寻找“托举哥”一样,找到“夺刀哥”也费了一番周折。同样如同当日“托举哥”一般,黄兆景也说了一番似曾相识的话:“我相信每一个人看到这一幕都会想出手相助,这没有什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一次又一次不好意思地说:“我觉得这是很小的事情,没必要张扬。”面对别人的危难挺身而出,他们的义举让人感动;救人之后悄然离去,他们的淡定更让人心生敬意。更重要的是,在见义勇为的应对中,他们除了有勇气与胆量,还有机智和冷静。如果“夺刀哥”空有一腔热血,可能连自身和人质的安全都无法保证,反而因为一举未成而激怒犯罪嫌疑人,将人质置于更为危险的境地。但“夺刀哥”正确的控制手段,精准的判断时机,对现场的冷静分析,成就了这一值得赞颂、可圈可点的义举。
  
  这显然得益于黄兆景自身特殊的工作性质,然而,这一义举能否普遍复制,却应当引起思考。解救人质,成功和失败往往就在一瞬间,而两者的概率几乎相当。警方也提醒市民,在面对持刀劫持人质的情况时,不建议未经训练的普通市民出手,贸然出手可能会危及自身和人质的安全。3年前,带着“还我血汗钱”的横幅,陈富超爬上了广州市的海珠大桥,当时正值上班高峰。面对又一个跳桥的人,面对又一次交通大堵塞,正从桥下经过的赖老伯作出的选择令社会震惊,他爬上海珠大桥将讨薪者猛地推落桥下,致使讨薪者身上几处粉碎性骨折。这样的举动让舆论一时陷入两难,毫无疑问,见义勇为的前提应该是见义智为、量力而为,这是任何行义举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英雄值得人们欢呼与崇拜,不仅是因为其救人的动机与勇敢,更因其行为方式的正当与恰切。
  
  见义勇为者必须有自己的思考,并不是说,遇到别人的危难都要掂量做好事的成本、计较自身的付出。在一个社会中,正气越充盈,邪气就越少。“托举哥”、“凌志哥”与“夺刀哥”的相继出现,正让我们看到行善者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淡泊与高尚,也同样让我们看到小悦悦事件之后,社会上的正气与浩气正在凝集、团聚、喷薄而出。他们的出现形成一种向上的力量,从而引领整个社会风气积极向善。在看多了世间冷漠、人情冷暖之后,总有一种正气让我们不再退缩与麻木。我们不敢说“夺刀哥”是否受到过“托举哥”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事迹让我们每个人面对他人的危难时,也能产生挺身而出、助人一臂之力的冲动。
  
  世上总是好人多,这是很多人共同的感慨。当感动不断涌来,我们感到欣喜,感到温暖。这正是对“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新时期广东精神的生动注解。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坚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勇敢地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终会散去。每个人都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今天的助人者,未必就不是他日的困难者,帮助,这不仅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收获。
  
  每个人在面对别人危难时,心中都会有想法,会害怕,会犹豫,即便英雄也不例外,但只要坚守心中的善,我们便会多一分勇气,少一分怯懦。在量力而为之后,以正确的方式救人助人,冷静沉着,才能真正成就一份大爱。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11 14:21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