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爱心未必只是“雨中打伞”
2012-06-21
下雨天,一位在餐厅打工的长春女孩为乞讨老人打伞,被网友赞为“雨天最美的打伞女孩”。原本是个很温情的画面,可事实证明却是假象――女孩不好好上班,硬要为穿着雨披的老人撑伞。有网友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没有做好,就去爱心泛滥,典型的脑残逻辑。虽有点言重,却颇有道理。
小时候就听过一个学雷锋的笑话。很多小学生学雷锋,不约而同地选择搀扶老年人过马路。一个老太太无奈地说:“孩子们,能不能别让我再过马路了?我已经来回几十次了,让我回家吧。”的确,献爱心要分场合分主次,没必要去硬造一个献爱心的场合。警察看到小偷不抓,非要扶大妈过马路,能说他最美吗?
去年夏天在苏州曾出现一位“最美撑伞女孩”,当时因为一位乞讨老人没有任何防雨工具,撑伞女孩一路护送老人回家,自己却被淋得透湿。因为有图有真相,苏州女孩的善举感动了万千网友。
善举本来就是一念之间的举手之劳,只因人情的冷漠、社会的浮躁,才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而每个人的内心又非常渴望这种稀缺资源,因而当“撑伞女孩”出现时,人们毫不吝啬地给她冠以“最美”字样。也正是因为很容易就能“当”上“最美”,就可能出现东施效颦现象。
当长春出现女孩为乞丐撑伞时,依然感动了不少人,但看图辨真相后,很多人的心情或许就会发生变化了。平心而论,发生在长春的这件事,穿着雨披在雨中乞讨的老人已采取了保护措施,女孩的做法看起来似乎有爱,却看不到这样做的必要性。
如果这位女孩不务正业却硬要摆pose给穿雨披的乞丐撑伞,被餐厅开除就属正常现象。有人怀疑女孩在炒作,也有人怀疑发帖者在炒作,这些怀疑,都有道理。因为献爱心未必就是雨中打伞,学雷锋也不只是搀老人过马路。
真正的善举,就是一念之间的举手之劳。譬如旅人干渴时送上一杯水、老人摔倒时的帮扶、大喝小偷“站住”的助威声,而不要去强扶老人过马路、硬给穿着雨披的乞丐撑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