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从“最美”冠词看社会道德饥渴
日期:2012-06-20 06:30  点击:273

从“最美”冠词看社会道德饥渴

江苏天一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严循东

2012620

最近被冠以最美的好人不断出现在道德高地。从“最美老师”到“最美司机”, 近日又出现了“最美打伞女孩”。 “最美”冠词为何频频使用,这就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的饥渴感。

近日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雨天“最美打伞女孩”曹笛,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讨论。为什么被关注?为什么被讨论?这是一个深刻的话题。但从最近人们经常冠以称呼的“最美”,确实给人心头一亮,而且有着更多的崇敬意味。

一张照片,一个雨天,一个女孩正在为乞讨老人打伞。她被长春网友称赞为雨天最美的打伞女孩。然而该女孩却被其所工作的餐厅开除。

打伞小女孩是在一家餐厅工作,她的行为是发生在她工作期间,虽然其行为符合道德的最高要求,但是严重违反了生活的秩序或者说社会的秩序,上班时间做了和她职责不一样的事情,而且是有意而为之,这就形成了一种冲突,作为餐厅为了正常的管理秩序,以这个理由开除小女孩,也无可厚非。因为我们生存的社会不仅要道德来维系,更需要一系列的秩序来维系,如果没有这个基本的秩序维系,无序的社会,再有道德,人们也未必生活的和谐和美好。

与打伞小女孩相应的另一个现象值得思考,广州的托举哥不仅受到赞誉、奖励,还被某大企业录为员工,看来这两件事反差很大,为什么呢?我们看到托举哥的行为,也是一种道德的最高体现,但是他却不是刻意而为之,而是一种举手之劳的,因此他受到了鲜花和赞美,体现了社会对他的这种道德行为的肯定。

那么这两种行为的既然不同的后果,令我们思考。道德是社会需要,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都应该实践的,在广泛的空间内需要我们的行动,在某种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某种冲突,如何处理需要参与者的审慎,也呼唤更多的理解,不要因为做了好事没有好的结果,那样不仅是对道德参与者的一种损害,也是对社会道德的一种损害。

当今,社会道德底线频频被突破,已经构成对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严峻挑战。任何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都需要一定的道德标准维系。从“最美老师”、“最美司机”到“最美打伞女孩”也许我们能意识到什么是社会道德,人们对社会道德的饥渴感是多么严重。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12 05:10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