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慈善午餐在哪?
2012-06-11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时刻,不被看好的巴菲特的第13个午餐,以346万美元的天价打破262万美元的历史记录。
中标者至今仍未表露身份,不过,此前有多家外媒预测今年中标者极可能是中国人。而在13年来巴菲特午餐拍卖筹集的1400万美元中,有273.02万美元是来自中国人。据说,2010年巴菲特午餐拍卖方也“非常寄望于中国买家”。
“中国人有钱,并且乐善好施。”这当然是一个不错的国际标签,但其实并不值得自喜。众所周知,巴菲特午餐筹得的善款,主要致力于向美国加州的穷人提供住房、就业培训等服务。换句话说,聪明的巴菲特,正在让中国人在向美国人行善。这和他2010年到中国开“慈善晚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
当然,慈善事业是没有国界的。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产生这样的渴望:如果中国人也能办起和拍卖自己的慈善午餐,那岂不是更好?毕竟,在国内同样有很多的弱势人群在等待帮助。
事实上,在2010年,中国的亿万富豪总人数已经在全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然而当代中国富人对慈善的贡献却与这个排名相去甚远。并不是因为富豪对慈善冷漠,而更多的是因为,中国慈善理念的落伍。对比当下慈善事业举步维艰的现状,人们更喜欢将矛头指向富豪们缺乏与其拥有的财富相匹配的社会责任感。
与之相对应的是,这种慈善理念上的落伍,导致中国富豪的慈善事业多数表现为习惯于捐钱捐物。尽管,越来越多的中国富人投身于做慈善,或低调,或高调。但是,与聪明的巴菲特相比,与国外的种种现代慈善模式相比,高下仍然相距甚远。
哪一天,中国人不再被某些国际友人暗地里笑话“人傻钱多”,也能拍卖自己的慈善午餐,那才是善莫大焉。当然,也许这个过程还很漫长。 (作者系媒体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