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草根慈善一个“春天”
2012年05月16日 来源: 齐鲁晚报
目前,山东省提出鼓励发展基层草根慈善组织,鼓励发展公募基金会,探索降低公益慈善组织准入条件,推动公益慈善组织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本报5月15日A08版曾报道)。
郭美美事件已经过去,对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的质疑声音却不曾消失。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慈善”二字从此被抛弃,相反,民间慈善组织和网络公益力量不断兴起,他们在慈善事业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却难以得到广泛认可。笔者曾经见到,在街头顶着烈日参与慈善义卖、义捐的志愿者往往遭人质疑,有的甚至还会被驱赶,原因只有一个这些团队是自发形成的、没有在政府部门注册过、法律地位不明确,难以取得信任。
草根慈善刚刚起步,如果在这个时候,就要经受公众的指摘和质疑,其积极性一定会受挫。慈善事业长期不公开、不透明,甚至问题频出,使得民众对“慈善”多少抱有警惕心理,艰难起步的草根慈善更是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公信力。在这时,尝试降低慈善组织准入、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无疑是一次积极有益的探索,此举或许将给草根慈善带来更多生存空间,让更多的爱心展露在阳光之下。有人说,慈善是一盏灯,添“油”的人多了,照亮的人就更多,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给草根慈善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