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雷锋精神同行
2012年05月09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本日记,结下“雷锋”情缘
47年前,20岁的叶滨昌购买了一本《雷锋日记》,从那时起,凡是有关雷锋的物件,只要遇到,他都会精心收藏起来。
一次,老伴儿让叶滨昌去买米,路过旧物市场,一本雷锋事迹连环画吸引了叶滨昌,卖家要价100元,叶滨昌摸了摸裤兜,算上买米钱一共60多块钱。他软磨硬泡,终于买下了这本连环画。“叫你买的粮食呢?”老伴疑惑地看着两手空空的叶滨昌。叶滨昌小心翼翼地掏出画册说:“这儿呢,我的精神食粮!”
几十年来,叶滨昌共搜集雷锋像章300多枚、明信片300多张、各种剪报材料1000多份。为了搜集这些资料,他耗费了大部分积蓄,可他却不在乎,他说:“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不应该传播这种崇高精神吗?”
一所展馆,演绎夕阳续曲
2001年叶滨昌参加社区组织的歌唱演出,演唱了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一些年轻人说:“真老土,都什么时代了还提雷锋。”短短的一句话,刺痛了叶滨昌的心。从那一刻起,他立下誓言要尽所能宣传雷锋精神,并决定办展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雷锋、学习雷锋。
说干就干,看地点、找房子,为展馆安家。叶滨昌用省吃俭用省下来的6000元租了一间30平方米的房子,办起了展览。如今,前来参观的人数已达2万多人次。
为了让雷锋精神感染更多的人,叶滨昌决定“走出去”,办流动雷锋展馆。“雷锋爷爷来了!”每当叶滨昌骑着自行车,带着展板,走进校园时,孩子们就像见到亲人一样欢迎他。
南岗区30多所中小学校、50多个社区、80多个企事业单位都留下了叶滨昌宣传雷锋精神的足迹。7300个昼夜、2万字的学习心得、1000余件展品、53块展板,见证了他始终如一的“雷锋情”。
一支队伍,践行宗旨承诺
去年夏天,吃完晚饭巡视庭院的叶滨昌,突然看见一位老人摔倒在地上没法起来,叶滨昌主动走上前询问:“大哥,摔到哪了?我扶你起来。”老人痛苦地说:“我的腿动弹不了了。”“你别急,我这就找人送你去医院。”当叶滨昌招呼周围的人来抬老人时,有人劝他:“老叶别傻了,这个人没准是‘碰瓷’的。”可叶滨昌毫不犹豫地扶起老人,并与老人的儿女联系,与他们一道将老人送到医院,安顿好了,才悄悄离开。
几年来,在叶滨昌的带动下,社区志愿者成立了“党徽闪光服务队”,常年活跃在社区庭院,争当“活雷锋”。他们走访慰问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学生,他们写板报、写标语、夜间巡逻、清理小广告,他们种花护绿、宣传环保……如今,在百姓心里“叶滨昌”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个团队的符号,是雷锋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