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郭尔:献血我不如肖信飞
日期:2012-05-03 14:10  点击:225

郭尔:献血我不如肖信飞

2012年05月03日     来源:青年时报

  道德只有通过行为才能体现。在道德知识上,在道德观念上,很多人比肖信飞还要丰富、还要高尚。但道德的事就是这样,它是一种行为,不是观念、不是知识
  
  “献血,我不如肖信飞”,是模仿孔圣人的语气——樊须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肖信飞,是杭州一位普通的环卫工人,他因为献血而脱岗,差一点被公司处罚。据报道,四年来,肖信飞多次献血,一直默默无闻。
  
  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在节日期间读到肖信飞这位环卫工人的事迹,我想很多人都会十分感动。为什么会感动?不只因为他与你我一样,都属于劳动者;也不只因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存在于所有劳动者身上的善良、朴实、乐于助人。更重要的在于,肖信飞所做到的,我们多数人未必做得到。
  
  我一直认为,所谓“道德”,它不是一种观念,而是一种行为,道德只有通过行为才能体现。我想在道德知识上,在道德观念上,很多人比肖信飞还要丰富、还要高尚。但道德的事就是这样,它是一种行为,不是观念、不是知识,哪怕一个人在道德观念上达到了圣人的高度,但如果不能落实在行为上,也毫无意义。肖信飞相比于许多人,他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对道德的践行。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好事,不做坏事;一个人献点血并不难,难的是四年如一日一直献血,而且默默无闻。刚才说“一个人献点血并不难”,我想很多人都会这么认为,在单位组织献血的时候通常也不会拒绝。但其实还是有难度的,这个难度倒不在于人们吝惜那么一点血,而在于不愿花那么十几二十分钟的时间。你愿意献血,但你依然可能会对停在广场上、道路边、商场前的献血车视而不见,匆匆飘过。因为你要赶时间,你有比献血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你或者要赴一个约会、你或者要赶着去看一场比赛,你可能在心里说:“献血嘛,以后总有机会!”你甚至可能说:“哪差我这一个呢,献血的人已经够多了。”人人都这么想,后果是什么?两个字:“血荒。”很多本可挽救的生命就在这两个字中倏然消失。
  
  我注意到报道中有一个细节:肖信飞之所以没有请假就急着赶赴血液中心献血,是因为接到了血液中心的电话,情况紧急,而他之前的多次献血,也是血液中心主动给他发短信。这个细节折射出什么呢?折射出的是我国的无偿献血,已陷入一种难堪的窘境——我们还没有让献血成为一种真正的社会化行为,而只能靠一些“献血专业户”来保证血库的存量。像肖信飞这样的献血专业户,他们的无私奉献固然令人肃然起敬,但“献血专业户”的存在,其实是整个社会的尴尬。那么在向肖信飞致敬的同时,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也要扪心自问?而相关部门,是不是也有必要对现行的制度设计进行一番反思?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18 02:55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