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用血难保证如何激励献血
2012-04-28
●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供血紧张时期,用血模式按照规定分为三个标准,先后分别为:
1、急诊优先,2、互助优先,3、献血优先。
●据昆明市血液中心献血服务站罗副站长介绍,献血优先在供血紧张时期已被分到第三个等级。
●罗站长表示,“生命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你献过血,有优先用血的权利。但是,特殊情况下,血液要用在它最需要的地方,谁最需要谁就就有优先使用权。
●律师建议:保证献血者的权益是一个重要的事情,取信于民才能创造好的献血环境。针对国家但部分地区长期供血紧张的情况,新的献血机制也是有必要出台的。
行走闹市,经常看到献血车旁贴着的宣传海报,“献血者有优先使用权”。
献过血,但手术时急用血时,却被告知血库“没血”。这种尴尬的境遇,不知道您遇到过没?
一番争论之后,最后只得按照血液站工作人员的提示,先找几个亲友到就近献血处“互助献血”,把血献给指定的人。
“现在已不献血了。”市民杨某说,他的朋友曾遇到类似的尴尬境遇。他的这种做法显然极端。记者多方了解后发现,昆明乃至全国,“缺血”已是个普遍现象,“生命面前人人平等”,用血轻重缓急也是血液分配的重要元素。
总不能每次都让家人来献血
一年前,家住昆明的何女士4岁的儿子不幸患上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由于考虑到儿子的病情有可能需要用到血,何女士在儿子住院前就参加了无偿献血,并拿到了献血证。何女士说,当初献血时,献血处的医生表示献了血后,直系亲属需要血时就能优先考虑。
何女士的儿子在解放军昆明总医院治疗期间只输过一次血,当时用血很顺利,所以何女士也没有动用献血证。
何女士儿子同病房的小病友佳佳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据佳佳的妈妈王女士描述,佳佳住院后要输血,但是医院血又不多,家里人只能发动亲友献血,而且献血的次数还不少。目的就是希望佳佳需要用血时,第一时间能够输上血。
在孩子需要输血的前几次,通过医生要血基本都能满足需求。不过次数多了以后,血越来越难要到。上两个月,等了4天,血依然没有输上。
医生说,由于血库用血量比较紧张,而且佳佳输血的情况还可以再拖上几天,目前要尽量先满足病情加重需要马上输血的患者,同时医生也表示,如果家长着急要马上给孩子输血的话,可以通过家属献血后输给孩子。
无奈之下,王女士组织了佳佳的大伯,叔叔、姑奶一班人来献血,除了检查后相同血型可以给佳佳使用的血液外,其他家人献的血又能给别的需要的患者使用。不过王女士表示,“不能总是每次都让家人来献血后才有血用,这样的话那不是之前献的血和献血证都没有作用了吗?”
在采访中,何女士和王女士都表示,虽然当时献血时都说家属需要用血时,凭证就可以优先免费用血,但他们实在不知道这“优先用血”有没有什么限制和特别的规定。
不能“优先用血”的忧虑
韩女士的老公张先生今年年初通过单位组织也进行了一次义务献血,但在听说了“凭献血证无法优先用血”的新闻后,韩女士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不是吧,不是说有了献血证后可以优先用血吗?那我老公的献血证不是没有什么作用了吗?”韩女士称,当时老公把献血证拿回家后,看得老父亲也想去参加献血,等以后凭证享受“一证特殊待遇”,可没有想到外省的献血证遭遇到了取血遭拒的结果,韩女士希望昆明的血站不要出现这种情况,遇到需要用血的时候,义务献过血的市民能够有血可用。
供应紧张时期的血液分配
昆明市血液中心献血服务站罗副站长介绍,现在只有血液中心向市内的医院供血,由于采血不足,血库供应紧张。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这种供血紧张时期,用血模式按照规定分为三个标准,先后分别为急诊优先,互助优先,献血优先。
按照罗副站长的介绍,献血优先在供血紧张时期已被分到第三个等级,而在献血车附近的一些宣传字样中,大部分人看到的是献血者及其亲属有优先用血的权利。
对此,罗站长表示,“生命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你献过血,有优先用血的权利。但是,特殊情况下,这种也不适用,血液要用在它最需要的地方,谁最需要谁就就有优先使用权,“比如,急诊科的病人是最危险的,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一旦因为缺血涉及生命存活,我们会优先调配的。医生的诊断对用血的人群有很大的掌控。献过血的市民,如果用血不是很紧张,推迟用血不会影响病情的,可以酌情考虑。”
罗副站长表示,在这方面,血液中心会调控好,不会因为缺血,让病人倒在手术台上。
缺血一直存在
罗副站长介绍,昆明缺血不仅仅是个案,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归其原因,其表示,由于昆明是云南的省会,医疗设备相对完善,很多州市的重病病人都被送往昆明治疗,无疑加重了血液中心的压力。
此外,昆明医院的增长速度和安置病人的速度,要比献血人数的增长速度大。“不像外界讲的那样,缺血好像就是因为献血的人少了。其实不是那个样子,献血的人也在逐年增加,但是没有病人用血增长的速度快”。
另外,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加上一些市民对献血的不正确看法,并且以讹传讹,导致献血的人变少。昨日,记者采访时,一位献血的市民面对记者的提问,表示“献血是一个公民对社会责任感,问有什么好处,显然是有目的”。所谓好处,据记者了解,很多人得知献血超过1000毫升后,终身可以享受特权后,就放弃继续献血。
新闻背景
解释就有人理解
广州:献血证没用,想输血捐等量
昨天,微博网友袁启聪发布了一条微博称,奶奶病了要输血,医院说没有。赶紧翻出当年的几个献血证明,不料得知,这些证都没用,现在要用血,必须要再去捐等量的血,然后再来花钱买血。先不说当初的承诺,我最不能理解的,是这救命血是要免费送换高价买的资格,什么逻辑?
很多网友转发并回复,其中网友@张馨月0715表示:“据说直系亲属才可以。”而@袁启聪进行了回复表示:“医院明确说了,如果不是抢救用血,现在的政策直系亲属的献血证都没有用,必须走互助献血一进一出渠道。”
微博发出的当天下午,广州血站的负责人与该网友取得了联系,详细说明了目前广州的用血环境与用血政策。在该网友了解了基本的情况后,为了不加深大家对献血的抵触,并希望还是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献血救人救命的行动中,于下午对微博进行了删除。
只能靠“互助献血”救急?
温州:多次献血,用血时“优先供血”遭拒
年初,温州市民王女士因其先生病重需要用血时,到温州中心血站要血时被拒绝优先供血,而王女士与先生都是曾经多次参与无偿献血并有三本献血证的市民。
在王女士的坚持下,最终,血站领导发话“放血”,王女士为丈夫争取到了一个单位200毫升的血量,但依旧没有达到医师开具的三个单位的血量。而当时献血时,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过“一人献血,全家受益”,可以优先用血。
温州市中心血站站长陈筱华接受采访时表示,血库用血正常时,持献血证者或者家属可优先使用,不过在血紧张的情况下,血站会鼓励献血者或者其他家属再次献血,这成为互助献血。
最终温州市卫生局对该血站的站长及副站长进行了免职。但是“一人献血,全家受益”的口号遭到了公众质疑。
建议
要建立好的机制
对于献血在特殊时期却不能优先用血的事情,记者联系到法闻律师事务所陈主任,他表示,献血属于个人自愿。但是法律也规定了相关的优惠条文,在某种程度上这属于一种合同。捐献者法律上有优先用血的权利,但是特殊情况下,市民没有享受到,会有怨言,甚至会走司法途径。
这种情况下,经媒体报道后,市民会产生抵触献血的情绪,照此以往,市民献血越来越少,形成恶性循环。甚至让民众对献血失去信心。因为大多献血者也是处于某种利益的考虑,所以保证献血者的权益是一个重要的事情,取信于民才能创造好的献血环境。另外,针对国家大部分地区长期供血紧张的情况,新的献血机制也是有必要出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