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两分钟获救传递温暖信号
2012年04月17日
日前,68岁的越秀区青菜岗居民阿婆从人行天桥的台阶摔倒在地上,此后,她身边经过了23名路人,有7位路人对此表示关切,其中两位第一时间发现阿婆摔倒的热心路人通知了市八医院的门卫,老人在两分钟后被送院救治。
本埠媒体刊载这则新闻时,提到“23名路人,这些路人大多视而不见,只有7位路人对此表示关切”这一细节。个别网站转载时,更把“23名路人仅4人过问”作为标题。一个“仅”字,便把某些人对事件的看法表露无遗。在我看来,这显然是一则令人欣慰的正面新闻。不管有多少路人经过跌倒的阿婆身边,不论有多少人“视而不见”,至少还有人及时伸出援手,并在短短两分钟内就把阿婆送到了医院,这个结果是最有说服力的。相信获救阿婆及家人对这个结果也是满意的、对救人者是心存感激的。
尽管有些路人视而不见,但让跌倒的阿婆最终在两分钟获救,说明广州街坊还是乐于助人的,广州还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城市。我们当然希望每个人身上都流淌着乐于助人、救死扶伤的道德血液,不愿意看到直至第19位走过小悦悦身边的老人才抱起受伤的她,但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别说“旁观效应”——因为旁观的人太多分散了每个人见义勇为的责任,那些见而不救的路人,也许各有原因——上班赶时间、不懂如何施救、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等等,并非所有的原因都能归咎于冷漠、冷血。
对此,我们多些理解,少些抱怨。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公共道德、社会生活中的“亮点”,应予褒扬,不吝掌声,以正面的力量引导公众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