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谁令志愿者热情似火?
日期:2012-03-22 13:42  点击:239

  谁令志愿者热情似火?

  2012年03月21日          来源: 中国环境报

  如何将这些热心参与社会公益、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环保公民吸纳到环保志愿服务骨干队伍中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专长,并起到示范带动、影响和辐射作用?近年来,一些地方环境宣传部门和环保NGO大胆创新,摸索出一些各具特色的经验。本版报道从人员发动、组织管理和手段创新3个角度入手,探讨如何进一步壮大环保志愿者队伍,更好地发动环保志愿者参与环保工作。
  
  组织管理
  
  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
  
  因为参与所以快乐
  
  赵冬梅
  
  辽宁省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成立至今短短9年间,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已经从最初几十人的小部队发展到如今两万余人的环保正规军。
  
  大连环保志愿者协会是如何将这么庞大的人群组织在一起,凭借怎样的力量让大家团结一心为环保事业做贡献呢?
  
  因为热爱走到一起
  
  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3年6月,是由大连市热爱环保事业的企事业单位和各界人士自愿参加组成的非营利的社会公益组织。协会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以策划组织各种环保公益活动为平台,吸引热心人士加入到环保公益活动中来的工作思路。
  
  9年来,协会每年坚持策划组织几个大型活动,如清除外来物种的“绿剑行动”、“无车日”活动、海滩和海底垃圾清除活动、“地球一小时”活动、保护斑海豹活动、护鸟活动……
  
  除了每年常规的环保活动外,志愿者协会还会根据不同会员团体、企业文化等特点,策划符合团体会员单位参与的志愿者活动。
  
  目前,协会已由2008年11个团体会员单位发展到如今43个团体会员单位,总人数已由2008年的几百人发展到如今的两万余人。
  
  这些环保志愿者在生活中积极倡导环保理念,身体力行地保护环境,默默无闻地工作。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和带动了他们身边的朋友、亲人加入到环保志愿者的队伍当中。
  
  因为执着甘于奉献
  
  据环保志愿者协会办公室主任唐在林介绍:协会目前就只有他一个专职人员。但是志愿者协会的力量并不单薄,因为每天都会有众多的环保志愿者主动地来到协会,义务奉献工时,为环保志愿者协会的活动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环保志愿者协会自成立以来,每年都会开展很多大型活动,这些活动能够成功举办,与协会健全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密不可分。
  
  为了规范协会的管理,约束志愿者的行为,协会为会员建立了档案库。同时,设有宣传部、策划部、外联部、项目部、活动部等部门,各部门相互协作与制约构成了一个完善的组织架构。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都是由环保志愿者担任。
  
  环保志愿者成员成千上万,如何让会员了解和参与环保活动也是志愿者协会的工作内容之一,据唐在林介绍,协会组织活动时,活动的信息会在志愿者网站上公布,网站由擅长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环保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打理,是每位环保志愿者了解相关信息、互相沟通的重要平台,志愿者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时间、精力、兴趣和爱好等有选择地参加。
  
  实名登录的环保志愿者协会QQ群也是志愿者们相互沟通了解的重要平台,志愿者通过QQ随时沟通传递环保信息、交流活动心得、策划组织活动等。
  
  此外,协会在市区范围内建立了若干个团队,环保志愿者活动可由团队队长通知其所在区域的小队长,小队长再通知组长,组长通知组员,多渠道的联系方式让志愿者活动的参与和影响范围更加广阔。
  
  据唐在林介绍,现在在册的志愿者中,有工程师、律师、翻译等在职人员,还有学生、退休人员、家庭主妇,年龄最大的70、80岁,最小的10岁。不管协会搞什么活动,所需的各方面人才应有尽有。比如协会与国外NGO交流,有志愿者作翻译;编辑低碳生活宣传资料,协会也有这方面的专家,一切志愿者都能搞定。
  
  因为荣誉热情高涨
  
  为了鼓励更多的志愿者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协会借国际志愿者管理经验,实施了依据志愿者参加环保志愿服务时间、服务质量、直接效果及社会影响力等业绩,对志愿者进行星级评定制度,极大地鼓励和激发了志愿者的热情。
  
  目前,环保志愿者星级评定分别设一、二、三、四、五星级环保志愿者,及银奖、金奖两档三个方面的荣誉志愿者。每次环保志愿者参加活动的工时,协会都会进行登记,志愿服务时间越长,星级越高,当累积奉献2000小时以上时,可授予五星级环保志愿者称号。协会对认定的星级和荣誉志愿者颁发晋级证书,同时在其会员证上注明晋升的星级或荣誉,同时志愿者可以佩戴有相应星级标志的工作卡。
  
  据唐在林介绍,目前大连市获得星级以上的志愿者共有311名。其中四星级4名,三星级24名,二星级84名,一星级199名。
  
  星级晋升制度激发了环保志愿者参与环保的热情,让志愿者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佩戴星级标志工作卡工作,让我感觉特自豪,也特有干劲,我的目标是五星”,一位年轻的环保志愿者信心满满地说。
  
  环保志愿者协会对被认定为星级的志愿者,除了颁发证书等,也会优先向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推荐他们评选先进和表彰,优先让他们参加国际环保公益活动和列席协会相关专题会议,鼓励他们更好地为环境保护做贡献。
  
  因为认可更有作为
  
  环保志愿者协会多年来坚持组织各种保护海洋的公益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8年10月,协会的“大连近岸海域海洋垃圾清除与调查项目”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自然保护三等奖。
  
  2009年,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480名环保志愿者注册会员免费获得由平安人寿大连分公司捐赠的一年期意外伤害保险,免除志愿者从事环保公益活动的后顾之忧。
  
  2011年,为鼓励大连环保志愿者,獐子岛渔业集团从所建立的环保卫士基金中拿出5万元支持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主要用于对优秀志愿者进行奖励。
  
  这种捐赠行动有利于带动更多的企事业单位献出自己的爱心,关注和支持环保公益事业,对环保志愿者协会而言,这是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和支持,正如唐在林所言:有了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支持,环保志愿者协会的路将越走越宽,环保志愿者活动也将开展得越来越好。

  手段创新
  
  在环保工作中付诸行动
  
  当监督员做宣传员
  
  中国环境报记者钟兆盈通讯员曹丹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环保局近日传出喜讯:根据余杭区《关于表彰2011年度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的通知》,余杭区环保局“组建五支生态环保志愿者工作队伍”项目获2011年度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这是余杭区环保局首次获此殊荣。
  
  近年来,余杭区环保局先后组建了环保义工大队、环保小记者团、环保宣讲团、环保联络员队伍、饮用水水源巡查队伍等5支环保志愿者队伍,并在各条战线上付诸实际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和良好反响。
  
  义工动起来
  
  在这5支志愿者队伍中,志愿项目最“杂”的该数环保义工大队了,参与环境飞行监测、信访调处、公益活动等,成为环保监督员、协助员和宣传员,许多环保工作中都能见到他们活动的身影。
  
  他们参与“飞行监测”行动,深入一线检查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在过去的2011年中,环保义工们同环境执法人员一起,从下午1点到晚上八九点或者从晚上11点到凌晨二三点,由余杭区环保局领导带队,分别到临平、塘栖、良渚、瓶窑、余杭等片开展夜间突击检查。义工大队在各区域还成立了义工中队,各中队也分别参加了辖区内环保所组织的“飞行监测”。2011年,环保义工大队、中队共参与“飞行监测”200余人(次)。通过参加各种监测,义工们切身感受到了环境执法工作力度、深度和难度。
  
  他们参与环保信访调处,当好“老娘舅”。环保义工在信访投诉过程中,充分发挥“老娘舅”的协调作用,让投诉事件圆满解决。
  
  乔司镇因为外来人口较多,个体的开水炉经营者较多,有些为了节约成本烧废布料引起臭味污染,引起了周围村民的投诉。个体的开水炉多为弱势群体,环保部门本着“人性化执法”要求,多以劝导为主,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当地的环境义工们知道这一情况后,本着人熟地熟的优势,一方面上门进行环保宣传,另一方面进行现场巡查劝说。在他们的努力下,烧废布料事件得到有效制止。
  
  他们走向公共场所,投身环保公益活动。在每年的“六·五”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和环保相关的节日到来之际,环保义工们就走向街头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
  
  环保义工们还结合创建“国家级生态区”的要求,开展义务劳动、绿化环境等系列活动。
  
  此外,余杭区环保局还不断拓宽环保义工参与方式和形式,如邀请环保义工参加重点项目论证会、环保处罚案件听证会、“三同时”竣工验收项目等等。他们充分调动环保义工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在义工组织中设立环保义工宣传、咨询站点,切实提升公众环境参与度。
  
  宣讲团讲起来
  
  余杭区的另一志愿者组织环保宣讲团是2010年成立的。2010年5月,余杭面向全区范围招募宣讲团成员。12名热心市民正式入选宣讲团。宣讲团成立以来走学校、进社区,为数万学生、居民宣讲环境法律法规、低碳减排、生态创建、绿色消费、垃圾分类等环保知识。
  
  2011年9月,区环保局宣讲团成员走进瓶窑镇北湖小学,以“环境保护从身边做起”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为主题,在学校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活动。根据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习惯,讲解了许多生活中的绿色低碳小窍门和实用经验。
  
  随后,宣讲团成员还为一所特殊学校开展了一场宣讲活动。为了便于这群特殊的孩子接受一些基本的环保知识,宣讲团成员花了大量的业余时间制作课件,还准备了环保小礼物,用更多的真诚和爱心与这些特殊学生进行交流。
  
  在全国提倡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绿色社区的创建作为生活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正如火如荼地开展。2011年10月,宣讲团赴良渚街道管家塘社区进行环保宣讲,并与社区居民探讨低碳生活的开展和绿色社区的创建。
  
  小记者跑起来
  
  在这五支环保志愿者队伍中,年龄最小的就是环保小记者团了。
  
  环保小记者团成立于2009年,区环保局和当地媒体既给小朋友们进行基本业务培训,还发给“小记者证”。但更重要的是,让小记者们“跑”起来,已组织了三届小记者采访活动。
  
  2011年7月,小记者们在区环保局与城乡导报社的带领下,走得更远,到区政府所在地60公里外的西部乡镇黄湖镇、鸬鸟镇等地采访。小记者们对鸬鸟镇的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点特别感兴趣。
  
  在一间不起眼的小房子前,工作人员蒋瑞峰打开了小房子的门,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好几个小记者立即捂住了自己的鼻子。这里面装的就是废弃的农药瓶。在蒋叔叔介绍的过程中,小记者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了参观过程中的所感所悟。
  
  余杭区环保联络员队伍从2009年成立开始,每年走村串户帮助处理环境信访案件上百件。饮用水水源巡查队伍自去年8月成立后,重点对饮用水水源苕溪沿线工矿企业、农业等开展巡查,到今已开展了10次巡查。
  
  人员发动
  
  云南生态网绿色教育中心——
  
  不拘一格用人才
  
  中国环境报记者 陈媛媛
  
  每年,都有上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环保志愿者来到云南省丽江市拉市乡,在云南生态网绿色教育中心经过短暂培训后,奔赴偏远乡镇开展植树和保护环境的活动。
  
  为何来自五湖四海的环保志愿者如此青睐这片热土,与云南生态网绿色教育中心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发展壮大环保志愿者队伍、最大限度发挥每一位环保志愿者作用的努力分不开。
  
  边做公益边建队伍
  
  云南生态网绿色教育中心是一个长期致力于生态保护和农村可再生能源教育、推广的非盈利机构。
  
  2000年,云南生态网组织策划大型环保宣传活动时,他们的环保志愿者力量还很薄弱,只做简单参与活动。
  
  从2002年起,云南生态网以开展环保项目的方式发动志愿者参与。他们组织和安排国内外志愿者利用实习、旅游等机会,到丽江拉市海开展植树活动。
  
  除了持续推进植树和保护拉市海湿地以外,云南生态网绿色教育中心开始建立拉市生态保护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展示中心,向国内外环保志愿者进行农村沼气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宣传与培训。
  
  从2008年的沼农之家项目到2010年的《农村沼气环保常识》教学推广活动,都是以项目的形式让志愿者更深入更系统、更全面地参与到环保项目中来。这些环保志愿者像种子一样,分散到边远和贫困的山区农村学校,采用互动参与式教学方式为主来普及宣传农村可再生能源沼气的常识。
  
  边旅游边做公益
  
  丽江是一个旅游热点地区,每年有大量游客,这些游客中有热爱环境保护的人,如何调动他们的热情、发挥他们的力量,云南生态网绿色教育中心组织游客、市民学习低碳科普知识,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环保并轻松地接受环保理念,让游客们快乐地边旅游边做公益。
  
  目前,国际上流行一种工作假期的新度假模式,这是一种新形态的义工服务形式。利用假期参与独特的义务劳动来服务社会,达到休闲放松的目的,同时丰富自身的生活体验。
  
  从2010年开始,港澳义工每年利用工作假期到丽江,与云南生态网绿色教育中心一起开展低碳旅游公益活动。通过双边的资源调配,港澳义工团队协调港澳两地资源对丽江的山区孩子及孤寡老人进行对口帮扶,并在结对的乡村学校开展有关环境宣传教育等。
  
  每年,云南生态网绿色教育中心都会迎来上大量环保志愿者参观学习。他们通过让游客、市民在参观拉市海湿地鸟类展厅、沼气厕所和沼气厨房,对拉市海湿地保护、农村沼气应用和低碳生态游三者之间的关联有了直观且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组织游客和市民以种植或认养树、与当地学生开展联欢、捐赠物资、捡垃圾等多种方式来消除旅游碳足迹,以实际行动支持低碳旅游。
  
  边做公益边成长
  
  为了保证环保志愿者队伍持续稳定,云南生态网绿色教育中心与各地高校的环保社团合作,在高校选拔热心环保的志愿者。
  
  2007~2009年,来自昆明高校的7个社团参与了沼农之家项目,志愿者们走进农村调查沼气使用情况,帮助当地村民建立沼农图书室,同时在当地小学生中宣传沼气环保常识。
  
  志愿者们在参与环保项目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并影响更多志愿者关注和参与环保行动。为整合各高校环保社团资源并扩大高校环保志愿者的影响力,在云南生态网的支持下,2008年3月成立了一个以高校环保社团为主的高校联盟:一株树志愿者联盟,挂靠在共青团云南省委志愿者协会。
  
  “每次我们通过志愿者参与项目过程分享活动心得、感想、建议等,这些活动拉动了更多的志愿者参与。”项目主管刘俪波说。
  
  项目结束后,云南生态网绿色教育中心还邀请项目合作单位共青团云南省委为参与项目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给予表彰,以资鼓励。
  
  经过4年的发展,云南生态网绿色教育中心在丽江的教育基地每年接待上千人,每年也有十多名海内外实习生,上千人(次)的志愿者(义工)参与或共同策划项目活动。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20 05:30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