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的资料外,更多曝光的消息值得“咀嚼”:“石马山可汗狩猎场”批准设立近10年,未接待过一位“猎人”,至今仍然“在建”。当年总投资约1.5亿元,以打造中国最大的娱乐综合性狩猎场为宏伟目标,如今为何黯然“贱卖”?经营者是否有权拍卖狩猎权?
进山探营
800米高石马山难见飞禽走兽
石马山可汗狩猎场位于江油市含增镇,距成都市160余公里,占地146公顷,最高海拔为800米,林木覆盖率为90%,多为阔叶林、针叶林。石马山平均坡度约40度,年平均气温为18℃~25℃,适合各种野生动物生长。
荒草,拥住石碑酣睡
成都至含增镇,车程2小时30分,一条平整大道即可到达。2007年3月9日上午10时,含增镇响石村二组的前任队长唐天礼,正带着几个大队的人,在一条小路上挖沟填管道。这条乡间小道虽颠簸得厉害,却刚好容汽车通过,一路到山脚下不过几分钟。几公里外,还有一条平整的水泥路,但只修了一半,只能步行一段,才能到山脚下。
这两条路,原本都是为了山上的狩猎场而修建。
记者身后的石马山,此刻正浸没在春寒料峭的雾气中,唐天礼丢下锄头带着记者上山。山脚下一块缺角的黑色石碑在草坪上酣睡,唐拂去面上的荒草,“奠基石、石马山可汗狩猎场、公元一九九九年元月十八日”的字迹清晰可见。
以此为“地标”,进入狩猎场。
拍卖委托方提供资料表明,买家将同时获得包括梅花鹿、黑熊、马鹿等50多种野生动物的经营权。然而,这座山和人们印象中的“狩猎场”实在难以重叠:这里有高高低低的松柏和灌木丛,怪石嶙峋、风光秀美,却没有任何野生动物的踪迹。半山腰一片耕地,栽种整齐的麦子长得正茂盛。登到山上的高点,成钢三分厂和含增镇的房舍点点紧靠山脚下。
山上,60年未响枪声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座山下,62岁的唐天礼打小就在这座山头钻洞玩耍,熟悉得闭着眼睛都找得到地方,当然清楚这里有什么动物。“只有野兔、麂子这些小动物,过去还容易看见,这几年少多了。”唐天礼对这个“狩猎场”的解释是:“投放型”———由经营者引进野生动物,当地农民养殖,再投放到狩猎场中。
唐天礼说,60年来,从来没有听到山上响过枪声。“起码石马山没有什么可以打,我们还等着养野生动物呢。”即便和狩猎场模样相差甚远,石马山“修饰”的痕迹依旧明显:一部分山路变成了平稳的石梯,间或出现梯形排列的“包坎”,石头堆砌的平整让唐天礼称赞:“这么多年过去了,风吹雨打,都没有变形。”
“这本来是为狩猎场修的配电房和停车场。”唐天礼手指的地方,是山脚下的破落空房和一片绚烂菜花地。山下那块奠基石破落地倒在草丛中,让他的表情无奈又落寞。“它一直立在路边,不晓得是谁弄倒了,掉了一角。”唐蹲在旁边,凝视半晌。
这个碑的意义在一个时期断然倒下。
热闹,在此持续一年
含增镇响石村二组的村民还记得,奠基时的热闹场景:整个江油市都很轰动,市、镇、村上的领导参加剪彩。彩旗一路插下来,三四公里锣鼓喧天,响石村从没这么热闹过!
作为含增镇响石村二组前任队长,唐天礼参与了“狩猎场”的前期规划。1995年,一位姓李的经营者在当地政府人员陪同下,首次来石马山考察,并吐露了规划“蓝图”:打造中国最大的娱乐综合性狩猎场,建成包括狩猎、温泉、生态观光、水上娱乐、溶洞探险等21个开发项目、可容纳3000人消费的景区,整个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
1999年,奠基仪式后,工程开始了。“当时的工程队进来,呵!老板都是几十个。”那里修凉亭,那里要建“蒙古包”,那里安索道,唐天礼一路指点出来,所指之处已荒草蔓延,连当初精心凿宽的溶洞3个出口也被灌木重新掩盖。唐天礼的回忆变成了叹息,2000年,由于缺乏资金,工程队留下修了一半的工程,走了。
余怒未息
突然拍卖击破一村人的美梦
“拍卖!”这个词让村民感到意外,62岁的唐天礼没有想到,石马山会以这种形式出名。“转让拍卖都要通过我们甲方;山上要修建,砍伐树木都要经甲方批复,这里一树一草都是我们的。”唐天礼为拍卖的消息懊恼。
距离石马山不远,是由溶洞、漂流和香水湖集为一体的白龙宫旅游景区。唐天礼觉得,石马山溶洞的风景远胜于白龙宫。“以前有人来过,都觉得好,但他们说没有配套服务,实在不方便。”
响石村将石马山上面积为2000亩左右的林地使用权、开发权、管理权“租”给了蓝图构造者李老板,时间50年,租金80万。这个“狩猎场”项目的规划蓝图,无疑是让当地村民有了希望改变“种粮食填肚子,养生猪打牙祭”的生活:为狩猎场养殖野生动物,应聘当里面的工作人员,摆点小摊。“以前1元钱的凉粉,到时候卖3元也说不准。”
“他只有租用权,所有权归国家,怎么能够私自拍卖?”响石村村支部书记王绍金气愤地强调。王绍金当着记者面拨打了李老板的电话,“你还在山东?在运作?我们从网上都知道了,你是在拍卖经营权!”“是个新闻炒作?”“签了协议这么多年,要尽快开发,尽快进场!”
放下了电话,王绍金余气未消。“1998年签合同,一直催他尽快开发,尽快付款。”当初白纸黑字写得分明:80万元分四次付清,目前也只支付了10多万元。由于拖欠村上的费用,加上石马山狩猎场项目长期搁置,村上将李老板告上了法庭,李败诉。
幕后有戏
一笔点去敏感词
3月9日,记者在江油采访的同一天,因石马山可汗狩猎场拍卖而备受关注的四川嘉士利拍卖公司在成都媒体上登出了变更。将原来标的名称:江油市石马山可汗狩猎场经营权(包括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权、林地使用权等)改为:江油市石马山可汗狩猎场(含相关法律手续)。
相关部门要求改动
“引起的关注超出我们想象。”四川嘉士利拍卖公司主管经理杨赛琼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短短几天,本地、北京等地的媒体都前来采访。“考虑之前国内拍卖野生动物狩猎权的风波,这次的更改也是委托人在有关部门的要求下,作出相应改动。”拍卖公司于春节前接到委托,于2007年3月2日刊登了拍卖公告。
杨赛琼认为,狩猎在国内是一个很新的理念,特别是对上规模的猎场。近年业内的确极少有这样的拍卖,这也是引起关注的原因。
“这个猎场的获准手续是完备的,获得国家批准。买家买到的是权利,获得相应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权、林地使用权等。”杨赛琼拿出了委托人提供的相关资料佐证。
七八家有意无一家接招
委托方提供的资料表明,买家将同时获得包括梅花鹿、黑熊、马鹿、鸵鸟等50多种野生动物的经营权,即观光和狩猎权。经营者以引进的方式,驯养繁殖一批野生动物,达到“以野生动物养野生动物”的目的,在狩猎场内依法开展的狩猎活动。这个狩猎场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经营权限是50年,目前还有47年经营时间。
杨赛琼表示,目前与拍卖公司取得联系的有七八家,分别来自北京、武汉、深圳、安徽等地。4月26日拍卖在即,并无一家确定下来。按照行规,这个项目的起拍价为810万元左右,拍卖押金80万元。
这次拍卖,到底是经营困境,还是新闻炒作?是什么“支撑”李老板上亿的规划,又为什么导致最后惨淡收场?狩猎场拍卖消息公开前后,狩猎场经营者李老板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对此,政府方面却三缄其口,村民也知之甚少,李老板更添神秘。“瘦高个,普通话,说话、对人都很有礼貌。”对李老板印象颇深的唐天礼有些不安,他至今不知道李老板开的是什么公司?
挣扎九年 他的1300万灰飞烟灭
2007年3月9日,记者辗转得到了李老板的手机号码,拨通后,一位自称助手的男子称:“处于现在这个时机,李不会接受采访。全国媒体都在找他,他在躲你们。”随后,记者两次致电,均无人接听。
下午3点左右,江油市委外宣部向记者表示,“这是企业个体行为,政府方面并无任何信息。”20分钟后,记者接到一个电话,核实后,对方正是李老板。得知记者行程,他有些愕然,并没有马上挂掉电话。简单交谈后,记者提出见面,他迟疑片刻后同意。“我可以提供有关狩猎场的真实情况,但报道不能涉及我个人和公司,也不能拍照。”他再三强调,除姓“李”之外,全名不能公开。
他在徊徘
见还是不见
见面时间从晚上6点一再被推迟,晚上8点,记者终于接到了李老板的电话。在青羊大道的一茶楼包间里,李老板出现了。他显然有备而来,回答问题温文儒雅,有耐心且滴水不漏。不愿意回答时,他都用微笑沉默或“不知道”带过。关于他个人或者公司,他只透露,四川人,有国外留学经验。
李老板如当初承诺的一样,携带了相关证件。他将“公证书”的正本,摆在记者面前,“发包人:响石村村委(甲方),法定代表人:王绍金;承包人:四川石马山可汗狩猎场筹建处。
“东以潭庄村三组为界,西以响石村三组为界,南以石马山顶分水岭为界,北至山下耕地为界,面积为2000亩左右。在此地界之内的
林地,乙方依法取得林地使用权,开发权,管理权。50年内使用权属于石马山可汗狩猎场。”李同时提供了《林权证》和《四川省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许可证》。经营种类:黑熊、鸵鸟;经营方式:驯养繁殖观赏。四川省林业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办证日期是2006年4月19日。
有此为证的李似乎又有许多问题要解答,“总投资1.5亿元左右,打造中国最大的娱乐综合性狩猎场的宏伟目标。挣扎了9年,最终没有等到开花结果那一天,不得不在2007年面对现实。”李的无奈和落寞溢于言表。
破解宏图
万事俱备苦借“东风”不来
“你觉得,石马山的环境是否能够承载一个中国最大的娱乐综合性狩猎场?”记者问。李回答,以成都为中心,周边40公里范围内可以落户的地方,他带邀请的专家去考察了2年。要考虑的很多:距离省城,半径距离不超过200公里,自然环境、降雨量、气候,植被等各方面因素是否适合野生动物生存。
“石马山距成都161公里,最高海拔800米,林木覆盖率90%,年降雨量1200毫米—1500毫米,无霜期9个月,平均坡度不高于40度,为喀斯特溶岩地貌,适合各种动物生长。1995年,石马山作为地址定了下来。当地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我们考虑非常细。整体规划中,建成包括狩猎、温泉、生态观光、水上娱乐、溶洞探险等21个开发项目,可同时容纳3000人消费的景区。其中生态狩猎园区投入6000万元,此外还包括狩猎场宾馆、狩猎屋、别墅等投入。”
我的资金没问题
李提出“以养待狩”和“生态狩猎”,计划投3000万元办养殖场,让村民认养和购养,参与到自动维护环境中来,不破坏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在一份江油石马山可汗生态狩猎园区可行性报告中写道:经济效益预测,项目按国家计划规模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9000万元,利润250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6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李自称有些蒙古血统,为狩猎场取名“可汗”,“是我想做全国第一。”“前期投入的资金1300万元,化为泡沫,如今810万元起价拍卖,你说我是不是贱卖?”李苦笑。对于外界“资金不足被迫放弃”的说法,李表示,当时的资金没有问题,他带了足够的资金投入这个项目。
引进外资被“搁浅”
“资金是关键,最后还是综合性的因素导致失败,包括人为因素。当时山脚下响石村的每家每户都盖了手印。”李出示给记者看,“施工期间也为他们修了路,村民对我的印象很好。”后期合作中,利益面前,很多矛盾突现。
面对来自响石村的指责,李坚持自己在理:“拍卖经营权一事,可以知会甲方。但依照签订内容,经营权赋予我,他们无权干涉我的经营行为。我也不欠村上一分钱。分年限付款,1999年首付10万元,2005年—2009年分四次付清。
“选择合作伙伴,我们要求多了点。”李说,国外这个行业法规、管理机构、理念均发展很成熟。出于这样的考虑,他当初寻找国外的资金和合作伙伴,并签订了2000多万美金的合作协议。“当时市场预测,1.5亿元的投入,3年就能收回。‘引进’却被搁浅。国内有些投资者不错,但是对行业的认识达不到。由于后来与合作方出现分歧,导致狩猎场的后续资金不足,2001年遇到困难,2003年彻底停工。当时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说真的!从山头往下跳的念头都有。”
希望有个好归属
由于资金缺乏,狩猎场在2006年曾经向社会公开寻求多种方式合作,如买断、入股等,未有人接招,李最终才决定以拍卖方式出让。李觉得遗憾:这个项目是个设想,现在实现了一半。“不能算失败,不是被市场所淘汰的,只是项目没有立起来。”
面对“新闻炒作”一说,李否认,“我之前完全没有想到会引起这么多媒体关注,这个行业在国内还是太敏感。”他笑着说,全国媒体的追踪下,他的电话都由助手“过滤”。刚在安排下见过北京的媒体。他称,将第二个见面的记者列为最后一个。“我现在只想能够找到一个好的下家,像你辛苦养大的‘儿子’,希望有个好的归属。”李透露,遭遇这一击,他并不灰心,已经成功申办到了国际狩猎的代理权。“全国目前只有4家拥有,我是其中一家。”
针锋相对
赋予的狩猎权不能拍卖
石马山可汗狩猎场的经营权拍卖,焦点聚集在场内野生动物的“狩猎权”归属问题。此次拍卖经营权和狩猎权会是否有违相关国家规定?2007年3月13日,记者采访了四川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副处长李建国。“首先,它不是西南首家获得狩猎权,它可能利用此点炒作。狩猎场不应该被拍卖,按照法律规定,许可证是严禁买卖的。对方即使获取了狩猎权,也无权随意买卖狩猎权。目前,已经获得省林业厅批复设立狩猎场的只有3家,除了江油石马山可汗狩猎场,其余2家分别坐落在大邑和广安。
审批日趋严格
2007年3月9日,在委托人提供的拍卖公司的材料中,记者见到了省林业厅的批文复印文本,批复中列明:1、同意建立江油市石马山可汗狩猎场,发给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四川省陆生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2、江油市石马可汗狩猎场为国内狩猎场,只能接待国内狩猎客人,不能开展对外狩猎服务。3、该狩猎场为圈养狩猎场,狩猎动物的来源必须按照规定逐级上报审批。李建国证实了这份批复的真实性,“相比1999年的这份批复,2005年后的狩猎场的审批制度更加严格、规范。”
相关许可证一年审一次
李建国提醒说,相关许可证齐全并且确实有效,是狩猎场经营权获得的前提保障。场地可以转让,但无论下一个接手者是谁,都需要在省林业厅重新办理相关手续,以确保相关许可证能通过年检,或者处于有效期内,从而将经营权真正的“过户”到自家。“比如说,依照规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一年审一次,而石马山狩猎场所持证日期是2006年4月19日,进入2007年,需要重新通过审查,否则无效。”
“驯养野生动物的专业技能肯定有难度;它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人气;它针对具有一定消费水平的群体。”李建国分析说,“高投入,回收并不能立竿见影。资金雄厚之外,以怎样的理念来规划和打造,从而适应市场经济生存下来,一个狩猎场经营者的抗风险能力要经历考验。”尽管如此,系列风波之下,依然没有止住向往者的脚步。“目前仍有一个狩猎场正在申报中。”
>>>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省林业厅会同省审改办、省法制办、省政务服务中心对涉及的林业行政审批项目和办事指南进行了清理和规范。2006年1月18日,将其名称和办事指南予以公告,其中1———17项是针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工作,第五条是:四川省林业厅建立固定狩猎场审批办事指南。
申请条件中列出:(一)具有适宜的野生动物狩猎场所,狩猎场所区位合理,设施安全可靠;(二)狩猎动物来源合法;(三)狩猎场地的使用权属证明。办理程序:(一)申请人持上述材料报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林业厅窗口;(二)省林业厅接到报告后,组织有关专家实地考察论证,必要时可组织专门的会议进行论证;(三)省林业厅根据专家论证意见进行审批。 (完)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相关文章:
西南地区首个获批建立狩猎场经营权将拍卖
中国川西一个国际狩猎场的十三年
直到最近国家林业局准备对狩猎权进行公开拍卖之后,人们才知道,国际狩猎这种另类休闲方式,在中国其实已存在了20余年。经过批准的位于“大熊猫故乡”四川宝兴的川西国际狩猎场,便是其中的一个。
揭秘野生动物"狩猎权"拍卖内幕:利润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