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贫困县12年免费教育让谁汗颜
日期:2012-01-17 10:13  点击:154

  贫困县12年免费教育让谁汗颜

2012-01-17              来源:齐鲁晚报

  山西省蒲县是山西省西南部的一个煤炭资源县,也是省级贫困县。2011年年底,蒲县实现12年中小学教育全免费,除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还免除中职、高中学生学费、住宿费和书本费。(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
  
  九年义务教育刚从城市普及到农村,作为省级贫困县的的山西蒲县,却实现了从小学到高中、中职的12年免费教育。把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步。使蒲县学生享受到了免费教育的实惠,体现了政府的责任担当与民本情怀。对那些家庭贫困却又渴望知识的孩子来说,这将实现他们上学的梦想。
  
  解决民众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回归教育公益本质,一直是公众心目中的期待。政府以免费教育赢得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与信任,实际上是树立政府公信形象,实现政府与百姓利益双赢局面的良好契机。12年免费教育支出的实际上是公益成本。
  
  从蒲县免费教育来看,教育投入不足不仅是钱的问题,也是观念问题。其他地方从财政收入中划出稍大一点的教育“蛋糕”,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是有的地方宁愿把钱花在形象工程、“三公”经费上,也不愿拿出更多的钱投入教育事业。不仅贫困县不愿意办“富教育”,有的富裕地区也不愿意办“富教育”。
  
  当然,在具体操作上,用什么方式发展教育事业,如何更好地体恤民生,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单纯照搬或者复制蒲县12年免费教育模式也颇为不易。就像推行15年免费教育的陕西宁陕官员所说,宁陕推行免费教育有自身优势,“我们人口基数小,今年全县学生才9146人,这是其他地区比不了的。”
  
  但加大教育投入、提供充足公共服务,确是大方向。其他地方即使不具备推行12年免费教育的“手笔”,至少可以压缩“三公”消费,少盖豪华楼堂馆所,探索平价教育模式。为教育事业投入更多的资金,让“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不再是空头口号。教育免费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一个普通的县城之所以迅速受到关注,其实质是人们对民生改善的关注,一个贫困县能做到的事,其他地区也应该能做到。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26 08:31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