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高铁要用科技保安全
日期:2011-12-29 16:12  点击:215

高铁要用科技保安全

来源:公益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1-12-29  特约评论员:木头马

    众人关注的“7•23”事故调查出炉,百姓看着大都认可、认账。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看问题都能看得到本质。

    正如调查报告所言,“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雷击导致设备故障后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这是事故调查组充分发挥专家和全体人员的作用,经过大量艰苦细致工作做出的结论。我们就可看出,事故原因有三:一是设备设计严重缺陷,二是上道使用把关不严,三是雷击导致设备故障后应急处置不力。三个原因中,设备设计严重缺陷既是祸根也是罪魁祸首。作为高铁关键设备之一的列控中心设备,不能够、不应该也不允许存在一丁点的设计缺陷(如果是一个设计过关的好产品,也就不存在引进把关不严和设备故障应急处理不当的问题)。可以想象,一个设计存在严重缺陷的设备使用在高铁线路上,就等于留下了一个严重隐患,埋下一个随时可以引爆的炸弹。更可怕的是这次引发事故的设计缺陷严重背离了常识,是几乎任何人都感觉不到、认识不到、更谈不上警惕防范的隐患。就像老朋友见面握手,由于亲热了一些,其中一人的手被握骨折了……可恶的设计缺陷,简直就是一个应该永远打入地狱的魔咒!

    现在,笔者要大声疾呼:第一位的是要用科技保安全!

    小平同志早就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对处于世界高科技领先领域、富有高科技含量的高速铁路来说,保安全首先要过技术关。相关企业和铁路部门必须在思想中树立以科技保安全的理念,以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思维去抓铁路安全特别是高铁安全。我们可以想一想,300公里时速的动车组,人一眨眼就是百十米,信号指令显示都有固定而复杂的设计程序,绝不是常人的逻辑判断和人为反应可以控制。(报告中两列车司机都无事故责任便是证明)所以,必须从根本上树立以科技保安全的理念,以可靠的科技水平优化完善设备,使之达到万无一失。

    但绝不是说,设备过关了可靠了就可以忽视引入把关制度和卡控环节——严格引入设备把关检验必不可少,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为铁路运输安全加重砝码,增加安全系数,这样的安全才是绝对可靠的。

    纵观科技发展史,我们注意到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是科技先进的设备,安全系数越大,对人为掌控的依赖程度就越低。反之,其安全对科技水平依赖程度也越高。航天飞机绝不能像三轮车一样,坏了可以随时停下来修一修。它的安全可以说百分百掌握在科技手中。

   我们换个角度看,对这次事故分析报告,为什么公众比较认同和服气?主要一点,就是调查组运用科学手段进行模拟试验取证调查,任何一个环节都做到扎实可靠,没有更多的人为理解和判断。而且我们注意到,调查组成员大多是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科学准确的事故调查,依然要依靠科学的力量。调查组是运用科学的武器,通过现场勘察、检验测试、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应急处置、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和事故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及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和事故防范及整改措施建议,形成调查报告。

   尊重科学,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用科技保安全,中国铁路当牢记。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27 14:46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