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政策灰霾提升空气质量
2011年12月08日
连日来,京城一直都处于大雾笼罩之下,这也使得北京的空气质量愈加恶劣。按照12月5日北京市环保局官方发布的数据,北京的空气质量达到轻度污染级别,A PI(空气污染指数)达到193,接近中度污染级别。而到了6日,由于天降大雪,带走了不少污染颗粒,北京市环保局官方网站显示北京市主城区的空气质量已经改善为以“良”和“轻微污染”为主,A PI稳定在100-150之间。
糟糕的空气质量也导致不少医院儿童就诊量的增长,以及佩戴口罩人数的剧增,据淘宝商城一位负责人透露,仅12月4日当天,北京地区用户即购买了2万多个口罩,并且这一销售数字还在上升中。空气质量问题甚至引起了在京工作人群是否要逃离北京这样的讨论,正如北京市环保局发言人杜少中所指出的:北京的空气质量问题进入了第三次危机。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次危机不同于以往的两次。1998年第一次危机时,全年只有100天空气质量达标,政府最终通过采取针对燃煤、机动车、扬尘污染防治和工业污染的防治解决了危机;第二次危机则是2008年奥运会举办前夕,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备受国际压力。结果,北京市通过各种应急措施,保证了从8月8日开幕到结束的十几天时间空气质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如今,北京方面遇到了第三次危机,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在于民众对政府环保部门给出的相关监测数据的怀疑。也就是说,民众并不仅仅是简单抱怨空气糟糕,而是将矛盾指向了具体的环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