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PM2.5数据需宽松环境
2011年11月18
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日报规定》尚在修订之中,广州很有可能在明年率先试点。广州市环保局副局长杨柳昨天表示,虽然没有接到通知,但早已做好了准备。有专家认为,新标准能否尽快实施,也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承受压力和治理空气污染的决心。
计划年底前组织市民参观PM 2.5监测站点
杨柳介绍,广州市在2009年底就开展了灰霾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试点工作,设置了2个灰霾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开展了PM 2.5的监测。去年,又以亚运为契机,在各个国控点逐步配置了PM 2.5的监测设备,目前,广州市10个空气质量国控监测站点均具备了颗粒物细粒子的监测能力。
对于此前广州市环保局一直没有正面回应的,为何有了监测数据又不公开的问题。杨柳昨日回应:我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的评价,在项目设置以及评价体系方面均有严格的标准、规范和程序,PM 2.5尚未纳入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广州市对于PM 2.5的监测工作属于探索性的研究,对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公布仍然须按照国家统一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不是我们想公布就能公布的,要符合法律程序。公布数据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杨柳解释,由于市民比较关心这个话题,因此环保局计划在今年年底前组织市民去参观PM 2.5的监测站点,届时将在环保局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信息。
珠三角20个站点稳定监测PM 2.5五六年
环保部解释,尽管距离全国统一实施新标准的期限还有5年多,但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要求指定部分地区提前实施本标准。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应在全国提前实施新标准。
由于珠三角灰霾情况比较严重,加上环保部副部长已明确表示,明年就有可能在广州率先试点。对此杨柳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正式的通知,但是对于率先实施新规,率先公布PM 2.5的数据早已做好了准备。
据省环保部门空气监测和省气象部门介绍,目前环保和气象部门合计在珠三角有20个站点在稳定监测PM 2.5,并且持续了五六年。而臭氧在粤港珠三角区域空气监控网络的16个站点都在稳定监测,并每年2次公报监测结果,珠三角地区完全有能力提前实施新标准。
实行后空气优良率或下降三成
我国灰霾研究着名专家、省气象局首席专家吴兑认为,新标一旦实施,地方政府要做好空气优良率下降的心理准备。“按照目前的情况预测,实行新国标后,全省的空气质量优良率可能从95%下降到60%左右,事实上PM 2.5标准能否尽快实施,也取决于地方政府承受压力的态度和治理空气污染的决心。”
省环境监测专家表示,目前除了珠三角地区较为成熟外,在全省要实施新标准的话,需要增加设备投入。
据悉,东莞在今年6月已被确定为省内唯一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试点监测城市,开展了PM 2.5的监测,在运作一年后,东莞将成果提供给环保部,以备今后推出更科学的空气质量指标。广东也已在鹤山市开建国内首个大气超级监测站,将可以监测PM 2.5以及臭氧。
释疑
穗今年前10个月灰霾天数同比减六成
市环保局称源于实施了一系列前瞻性针对措施
据统计,广州市灰霾天数在逐年减少,2010年灰霾天数97天,比2004年大幅减少了40天。今年1-10月广州市灰霾日数为33天,比2010年同期减少了51天,降低了约60%。
有市民认为,去年广州召开亚运会,为提高空气质量,实行了诸如工地停工、单双号限行等措施。今年的空气质量怎么会比去年还要好呢?
杨柳解释说,由于PM 2.5是造成灰霾的主要原因,广州市已针对PM 2.5的控制实施了一系列前瞻性的针对措施。针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率先实行国Ⅲ、国Ⅳ燃油排放标准;氮氧化物的控制;对于11个行业进行限制,以控制V O C(可挥发化学物质)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