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发文劝捐有权力强迫之嫌
日期:2011-11-10 11:24  点击:154

  发文劝捐有权力强迫之嫌

  2011年11月10日    来源:荆楚网  作者:文治国

  昨日上午,有网友在天涯论坛爆料称“江苏南通如皋教育局又开始强行募捐了”。网友提供的教育局募捐通知中规定“科级干部不少于200元,教师不少于100元,工人不少于50元”。 随后记者在如皋市教育局官方网站找到了这两份通知,内容属实。 通过记者采访得知,此次募捐活动并不仅限于教育系统,市里面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在开展。且市委、市政府还下发了文件。( 11月09日南方日报)
  
  政府部门积极开展慈善活动,倡导爱心捐赠,以帮扶或救助社会中那些需要被救济的弱势群体。这不仅是正常正当之举,也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相比我们时常看到的一些权力乱作为或不作为的丑态行径,作为普通的社会民众,对此,我们必须给予肯定与鼓励。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理性审视其慈善活动的举办。就慈善事业本身而言,无论是慈善机构或民间组织,还是政府部门,在其充当慈善事业的发起者、组织者、倡导者时,都必须在正常的慈善轨道上进行,其任何宣传倡议募捐行为都不得违背基本的慈善价值理念与慈善文化观念。
  
  然而现如今从如皋市举行的爱心捐赠活动来看,显然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完全颠覆了正常的慈善价值观。因为无论是对于广大民众还是政府工作人员来说,面对任何慈善活动,都有捐多捐少或不捐的权利与自由,且任何人或组织不得用任何方式强迫其捐赠。所以说,如皋市委市政府颁发文件、教育局规定最低捐款数目的行为已不是简单的慈善绑架,而是权力在变相强迫捐赠。
  
  据报道,我们得知,像这样有明文规定且有明码标价的爱心捐赠活动近几年在如皋市一直在举办。这或许让我们窥视出,以前在该市这种另类慈善募捐方式肯定取得过良好的效果,否则政府部门绝不会年年复制。而与此同时,对于那些普通的职员或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尽管心里不爽,但还要表现出很爽的样子。因为即是在平时,面对握有更大权力的上级,职员们一般都会表现的相当温顺。那么当有明确指示的红头文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时,且不说争先恐后,但恐怕也不敢落后。就这样,发文劝捐也就成了当地政府部门举办慈善活动的惯用手法,并形成了理所当然的姿态。
  
  尽管此事经网络围观发酵后,相关部门很快给出了回应:“募捐完全基于自愿,不存在强制捐款”。但在官方红头文件和明码标价的最低捐款数目面前,让人感到这样的回应有侮辱民众智商之嫌。因为在权力的变相强迫下,普通职员很难逃出权利被剥夺的魔掌。发文劝捐的背后是公权对私权的肆虐。
  
  发文劝捐不仅暴露了慈善理念的偏离、慈善文化的迷失,更让其政府公信力进一步沦丧。同时,也显露了慈善事业的危机。象征着社会文明进步与和谐的慈善公益事业都必须在公权力的威严下才能进行,无疑是时代的悲哀、社会的不幸、民众的伤痛。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30 03:27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