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概述 )
日期:2005-12-23 22:17 点击:1010
当某种物质进本人体后,并对组织器官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损害人体健康时,该物质即称为毒物。由毒物引起的疾病叫做中毒性疾病。而在短时间内进入大量毒物,迅速引起严重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者称为急性中毒。
(一)病因
1、职业性中毒
在生产过程中,某些有一定毒性原料、中间产物、成品或在储存、运输、使用某些物质,如不遵守严格安全操作防护制度,就可发生中毒。
2、生活性中毒
在误食、意外接触有毒物质、用药过量、自杀或谋害等情况下,使过量毒物进入人体内均可引起中毒。
(二)毒物的吸收、代谢和排出
毒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模侵入人体,在工农业生产中,毒物主要以粉尘,烟雾,蒸气,气体的形态由呼吸道吸入。在生活中发生中毒,大多数原因是误食有毒物质或经呼吸道吸入有毒气体。主要为一氧化碳。少数脂溶性毒物,如苯胺、硝基苯、有机磷等, 可通过完整的皮肤粘模侵入。
气体和易挥发的毒物吸收后,一部分以原形经呼吸道排出,大多数毒物则由肾脏和消化道排出,少数毒物可经皮肤、汗腺、乳腺等排出。毒物被吸收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经过氧化、还原、水解或结合等方式进行代谢,大多数毒物经代谢后毒性降低,这是解毒过程,但也有少数在代谢后其毒性反而增加。
(三)中毒机理
1、局部刺激、腐蚀作用
强酸、强碱可吸收组织中的水分,并与蛋白质或脂肪结合,使细胞变质、坏死。
2、缺氧
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等窒息性毒物通过不同的途径阻碍氧的吸收、转运和利用。因脑和心肌对缺氧敏感,易产生损害。
3、麻醉作用
有机溶剂和吸入性麻醉药有强亲脂性(脂溶性高)。脑组织和细胞膜脂类含量高,因而上述物质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而抑制脑功能。
4、抑制酶的活力
如氰化物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使乙酰胆碱失去水解为胆碱和乙酰的能力。
5、干扰细胞膜和细胞器的生理功能
四氯化碳在体内经氧化去氯而产生自由基,自由基能使肝细胞膜中脂肪酸发生过氧化作用导致线粒体、内质网变性、肝细胞坏死。结果释放出大量能量而发热。
◆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出现的严重表现,如紫绀、昏迷、惊厥、呼吸困难、尿闭、休克等。另外,全身各系统与组织(皮肤粘膜、呼吸、消化、循环、泌尿、血液、神经等)的损害,根据中毒情况而异,则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四)急性中毒的处理
◆确定诊断
1、病史
了解病人的心理及生活情况,如怀疑有服毒的可能性时,应查找身边有无药瓶、药袋,室内是否有产生一氧化碳的设备,其他如剩余食品及同餐者的情况等等。总之,应了解现场并寻找接触毒物的证据。
2、中毒的临床表现
尤其各种毒物中毒的特征性表现(包括气味、症状、体征等)
◆排出毒物
根据进入途径不同,采取相应的排毒方法,如经呼吸道吸入的有毒气体,应迅速离开现场,加强通风、吸氧、保暖。如从皮肤吸收(有机磷农药中毒)应立即脱掉衣服、鞋、帽,对接触处应进行严格的彻底清洗。大多数中毒者经口摄入,应及时催吐、洗胃、导泻及灌肠、利尿等排毒。
◆拮抗解毒
立即采用有效拮抗剂和特异解毒剂进行治疗。
◆对症及支持疗法
对被损害的器官组织进行保护及对症治疗维持机体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并防止感染等。 |
作者:张熙增 金辉
来源:自救互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