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新疆且末县中学汉语教师李桂枝称,且末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南边缘,气候恶劣,年降水量不足20mm,全年沙尘天气多达200多天。刚到且末时,同学们都出现了流鼻血、嘴唇干裂、咽喉疼痛等症状。在这样的条件下,无一人退缩,经过14年的历练和坚守,许多支教同学已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并和维族同胞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李桂枝说,报告会前,且末中学校长专程打来电话,想通过她向所有内地朋友发出邀请,欢迎内地有志青年到新疆、到且末,且末的维族同胞在热切期待着大家。
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新疆且末县中学历史教师侯朝茹称,国家和社会给予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如此高的荣誉,是对他们付出的肯定,更是鞭策和鼓舞。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帮助当地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新疆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侯朝茹说,每一个人都会有选择第一份工作的经历,要“选择所爱,爱所选择”。现实和心中理想的工作会有差距,不能停留在抱怨中,应全心全意去做好工作,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河北农大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高丽在听完报告后已是泣不成声,她说,保定学院2002届支藏学生贾振海是她的同学,得知他们生活条件如此艰苦,对自己很是触动。向他们学习,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有机会也将投身到西部建设中去。也会借此时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动员大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
保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淑彦表示,保定学院西部支教优秀毕业生群体,是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国家命运、人民需求相结合,他们的事迹对全社会具有教育和激励意义。当代大学生应抛弃享乐思想,树立远大理想,找准自己定位,把理想和自身技能相结合,谱写人生精彩篇章。
2000年,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河北保定学院的15名毕业生毅然放弃多家用人单位的录用及继续深造的机会,带着户口选择到万里之遥的新疆且末县中学任教。截至2013年,这所学校已有97名毕业生在新疆、西藏、贵州、重庆、四川等地基层工作。虽然条件艰苦,但十几年来没有一人退缩,全部扎根在西部大地,参与见证了西部的改变和发展。近日,这批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给总书记写信,汇报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勉励当代青年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