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小时车程回老家不是为看父母
志愿者辗转3000多公里只为补张身份证
4月初,南理工青奥会志愿者信息进入了背审阶段。按理说,这对青奥志愿者白东润来说,是个好事儿,青奥的脚步越发近了。可当通知自己身份证有效期不合格时,白东润这位来自内蒙赤峰的小伙,心凉了半截。如果不在背审结束前延长有效期,他又将与青奥志愿者失之交臂。
之所以说“又”,白东润尴尬的告诉记者,“去年亚青志愿者时,由于家里有事,再加上自己意志不坚定,放弃了参与志愿服务的机会”。而对于再一次的放弃,眼前这个大男孩显然不甘心。
当晚,白东润就将此事告诉了父母。“来回太仓促,而且一次要花1100多元,却只在家呆两天。”父亲泼的凉水这次没将小白打倒。白东润说,因为去年的放弃,自己心里一直带着遗憾。但因为家庭并不富裕,而这一千多元钱对父母来说,也够用上好一阵。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母亲知道此事后竟偷偷给他买了4日晚回去的车票。
为了办张身份证,他在车上度过了整整55个小时,来回3000多公里。一路辗转,在当地公安局确认新证件有效期后,白东润心里的大石才算真正落地。
生活在志愿者之家服务于“志愿者之家”
期待感受“有点辛苦但很值得”的志愿经历
“快来看,快来看,这不就是刘国璋的外孙么。”虽然眼尖的记者一下就认出了周崇阳,但大家仍旧对“高龄志愿者”刘国璋印象深刻。作为赛会最年长志愿者刘国璋的外孙,周崇阳表示,外公身体一直欠佳,但自己还是为他坚持参与志愿者事业感到骄傲。同样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周崇阳加入了此次青奥宣传文化志愿队伍,服务地点也就是在青奥会志愿者之家。主要工作就是用敏锐的目光挖掘志愿者典型,搜集材料。
“对于青奥志愿者的报名,我和外公都是各自报名参加的。”周崇阳坦言,当自己得知外公再一次申请加入志愿者队伍时,丝毫没有惊讶。而外公对小一辈的鼓励,周崇阳也表示,“更加坚定了自己加入志愿者大家庭的决心。”
当记者表示,对于生活在志愿者之家,又服务于青奥“志愿者之家”有何感受时。周崇阳想起了外公去年服务亚青会后对他说的八个字:有点辛苦,但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