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由戴玉银事迹上央视说开去
日期:2007-03-21 11:16  点击:115

南京江宁区体育彩票销售员戴玉银事迹经南京日报独家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连日来,省市各大媒体都对戴玉银归还巨额彩票之事进行了详细报道。前天晚上,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又对此事作了报道。戴玉银事迹,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

替人买彩票中了500万元大奖,而彩票兑奖,只认票不认人。此时怎样选择,拷问着道德和良知。在这场拷问中,戴玉银是胜利者。她用“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向世人交了一份优秀答卷。诚如戴玉银自己所言:“做人要诚信,不是自己的,绝对不能拿。否则会睡不着觉。”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央视等媒体报道,戴玉银依旧那样平静。她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媒体来报道我。”很显然,对戴玉银来说,诚实守信就是一种本分。

戴玉银事迹上了央视,引起了强烈关注,实际上反映了全社会对诚信的呼唤。何谓诚信?就是戴玉银所说的“说话要算数,不是自己的绝对不拿”;就是能履行承诺,并以此取得他人信任。诚信是正确荣辱观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正确荣辱观得以树立的前提。一个人若连诚信都做不到,也就谈不上知荣而为、知耻不为。但令人忧虑的是,诚实守信对不少人来说已成了奢侈品。任意违约、拖欠赖账、假冒伪劣、欺骗欺诈……种种不诚信行为已成了社会公害。我国每年仅因逃费逃债,就造成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种种不诚信行为,制造出许多矛盾,直接伤害着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诚信建设。人们肯定戴玉银、赞扬戴玉银,正是希望人人都能把诚信当成做人本分,促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诚信缺失,属于底线道德失守。所谓底线,就是做人做事最低道德界线。比如生产经营要讲“货真价实”,不能以次充好,不能坑蒙拐骗,要“守合同、讲信用”,不能把合同当儿戏。底线道德相当于基础秩序,基础秩序遭到破坏,对于社会的伤害具有致命性。今年全国两会热点中许多民生问题,比如食品安全、医患纠纷,在很大程度上便是由基础秩序遭破坏而引发。这也说明,社会道德一旦沦丧,法律也会变得脆弱。构建良好基础秩序,靠完善法治,也靠道德建设。每一个人都应当牢牢守住道德底线,真正从身边事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从我做起。戴玉银就是一个好榜样。

有种说法由来已久,即经济水平决定道德水平。应当承认,经济水平对道德水平有很大影响。但我们更应明白,这绝不等于有钱才能讲道德,绝不等于钱多了道德水平才能高。已有大量事实表明,道德水平完全能超越物质状况。比如戴玉银,生活并不宽裕,面对500万元大奖却能做到“不是自己的绝对不拿”。可见,无论社会风气如何,无论个人经济状况如何,人都能凭着良知和道德,按照正确荣辱观行事。

另外,戴玉银是个“小人物”,但上了党报头版头条,也很值得称道。省委主要领导曾说,在报道顺序上,“要以指导意义和新闻价值为标准”。市委主要领导则说,记者应该把版面和镜头多给普通百姓,“以鼓舞全市人民”。本报关于戴玉银的报道,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这启示我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报道才能赢得群众喜爱,主流媒体才能真正当好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原载南京日报】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28 11:41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