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网络善搞
日期:2007-03-03 14:23  点击:116

2007年03月03日  星辰在线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名字和文体明星、国际风云人物甚至世界名胜联系在一起,还成了新闻。
  比如说,新年伊始,有不少人就收到了这样的礼物:他们先是收到朋友发过来的一个网址链接,打开一看,网页上贴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剧照,除了在一些搞笑的人物对白中被添加上了自己的名字,网页的最后“黄金甲”剧组全体人员居然集体送上祝福:“我们受全球明星之托,真心祝福××,新年快乐!”收到这样的新年贺卡,人们都会觉得又新奇又开心,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按照贺卡后面的提示给朋友做几张同样的贺卡。
  这些贺卡及祝福不仅针对男女分别考虑了不同的祝福图片,还把人们的共同愿望都充分考虑到了。祝朋友财运亨通,发给他一个小游戏,只要点击就会出现百元大钞;祝朋友步步高升,给他一个链接,打开一看则是“×××被联合国推选为世界问题特使”;祝朋友身体健康,则给对方发过去一个网页,里面贴满了各种人和动物的搞笑健身图……更为夸张的是,祝朋友名扬四海,不妨发布这样的“新闻”——“新年来到,众女星为与×××共度新年争风吃醋”,或者“新年将至,众男星用尽心思与×××共度新年”。除了人名嵌入图片的方式,今年的网络搞怪祝福还增加了网络视频贺卡。有网友甚至针对不同人群制作并搜集了辛勤工作版、真情表白版、心爱老婆版等各种版本的视频贺卡,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人们把这种带着幽默、调侃甚至有点无厘头的网络祝福称为“善搞”,我觉得这个词用得好,“人之初性本善”嘛,“善”应该是我们大力发扬的东西,应该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即使只是一个新年祝福,也应该本着善良的愿望,送给对方愉快美好的心情。
  说到善搞就不得不说说恶搞,就在不久以前,恶搞这个词还是甚嚣尘上的,它风靡了一时,很多人甚至达到了不恶搞点什么不快乐的地步。其实在国外,“恶搞”本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经由日本的游戏界传入中国港台地区,成为了BBS网络上一种特殊的文化,后进入中国内地。
  应该说,最初的网络恶搞还是有一定的幽默喜剧效果的,它通过滑稽、幽默等手法表现出来的网上无厘头行为充满智慧和创意,比如说对一些装腔作势的所谓大片的改编、一些娱乐事件的演绎,乃至对小市民生活的揶揄,都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然而后来的“恶搞”却基本变成了“搞恶”——比如戏说“红色经典”和拿英雄人物“开涮”:人们心目中的英雄雷锋在网上被贴上“姐弟恋”的标签,以“雷锋的初恋女友”出炉;在恶搞短片《铁道游击队之青歌赛总动员》中,恶搞者更是将英勇抗日的铁道游击队员丑化为脏话满口、牢骚满腹的参赛歌手。而某网民制作的flash《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中,小英雄潘冬子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整日做明星梦希望挣大钱的“富家子弟”,其父亲变成了“地产大鳄”,其母亲却一心想参加“非常6+1”……
  这样的恶搞无疑是对历史和英雄的亵渎,它已经违背了道德和伦理的基本底线,所以最终遭到了人们的唾弃。
  我总是觉得,很多东西是不可以拿来调侃、胡说、开玩笑、恶作剧甚至亵渎的,比如生命、尊严、情谊、品质、英雄……所以也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恶搞”,你要有敬畏之心,要有道德底线,要有最起码的是非观,否则就只能说明你不是“恶搞”,而是真正的“丑恶”。还好,“恶搞”开始逐渐远离,“善搞”正向我们走来,有句话叫“弃恶扬善”,这句话用在网络世界也同样合适,当然,它更应该永远存在于整个的人类世界!
  □殷卫 
 
 
来源:新浪网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27 19:05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