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老聂:民间反扒,痛并坚持着[图]
日期:2007-02-14 15:04  点击:148

新闻日期: 2007-2-14

    核心提示

  聂光增,人们多亲切地称其为老聂,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山东临朐县人,1990年3月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郑州防空兵学院服役,因表现突出,受到连嘉奖三次、团嘉奖两次。1994年12月份,他退役留在郑州,因憎恨小偷,遂立志要把小偷抓光,还人民一片平安、和谐的蓝天,从此便走上了义务反扒之路。2006年也是他的本命年,这一年因为反扒方面的突出贡献,他获得了郑州市三项荣誉称号;这一年,在他的发起下又成立郑州民间反扒联盟,誓将“郑州无贼”的目标进行到底。正当他的事业红红火火的时候,聂光增却突然从媒体消失……

  老聂最近有点烦

  作为公众人物的老聂一时间从媒体消失了,他的很多朋友都在打听他的“下落”,是“金盆洗手”还是低调行事?他最近还好吗?电话那头老聂说:“我没闲着,只是想少些外界影响,不想过多地张扬自己。”

  进入新年,老聂刚37岁,可昨日坐在记者眼前的老聂,看上去足有40多岁,皮肤黝黑,满脸胡子茬儿,脸上还有由于小偷报复给他留下的伤疤。其实,老聂情绪低落并不是因为前不久被数名小偷报复,而是谣言。

  在老聂的倡导下,2006年夏初,他们20多个人在郑州金水河畔举起了拳头宣誓,要为“郑州无贼”作出自己的贡献。也就是在那天,他们的“民间反扒联盟”成立了(6月13日本报曾作报道)。正是因为这个“联盟”,老聂得罪了个别人。那几个人有劣迹,还没有改造好,提出想加入反扒联盟,被老聂拒绝了。于是,他们怀恨在心就造谣中伤,说他强收小偷偷来的赃物。“就凭这,这几个人也不能要。”坐在老聂一旁的一位薛姓朋友愤愤地说。

  “本来家人就很反对我抓小偷,出了这件事以后,家人朋友阻拦就更有理由了,现在老婆就根本不让外出。”

  “其实我个人受点伤害还是小事,重要的是影响了‘郑州反扒联盟’的发展。本来南方一家公司看好他们的义举,想从多方面帮助他们,由于听到了恶意中伤的谣言而搁浅。尽管造谣者已经给他赔礼道歉,但对他的伤害一时难以弥补。”老聂显然从这件事情上受打击不小。

  为了反扒,老聂付出不少

  在记者与老聂的接触中,他不间断说起,面对拿家伙的歹徒他不怕,就怕别人不理解。就在前段时间,老聂为了抓小偷,以一敌八,用一把锁自行车的环形锁对付了几把刀子。11年的反扒历程让37岁的老聂浑身上下都是伤,但是他没有退却过。

  “有一次,我抓住了一个小偷,没收了他刚偷来的手机,刚把手机打开,就接到女失主的电话,那名女士以为我是贼,对我大骂,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对她解释清楚,可人家接过手机时还半信半疑。”说起这件事,老聂感到很委屈。

  老聂在抓小偷时,经常被骂。有一次,一个小偷被他当场逮住,但小偷很不屑地对他说:“你这个穷酸鬼,全身衣服加起来都抵不上我这条腰带!”老聂确实很穷,1999年以来,为了抓贼,他一直处于失业状态,抓贼让他的正常生活遭到损害。“我是靠我老婆养活的。”老聂很不好意思地说。他的妻子干的是扫马路的工作,每月挣四五百元,他还有个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全家租了一个月租为120元的房子,只有14平方米。有一位老先生了解情况之后,经常给老聂捎来一些米面粮油。曾有贼以高收入拉他入伙,老聂没有动心。

  其实老聂一直都有工作的机会,外地有些地方让他去上班,月工资2000多元,但他最终为了抓贼还是留在郑州。他想找个既能维护治安,又能养家糊口的工作,但这不是太现实。重要的是,老聂有个“天下无贼”的梦想。

  郑州人感激老聂

  多年的反扒经历,使老聂练就了一身娴熟的反扒本领。走在大街上,他一眼就能看出哪个是盗贼。他对小偷采用打击和教育相结合的办法,不同的小偷区别对待。对性质恶劣的惯偷,抓获扭送公安机关和拨打110交巡警处理;对一些正在踩点和准备作案的青少年,他采取批评教育帮他们改过自新。他还有意识地、积极地培养了一批和他一样疾恶如仇的民间反扒者,并经常下社区义务宣传防盗知识。

  在反扒工作中,有的小偷拿来金钱贿赂他,都被他断然拒绝;有的小偷穷凶极恶极力反抗,甚至还向他动刀子;有的小偷怀恨在心,打恐吓电话,发恐吓短信,声称要报复。有一次,3个小偷围住他大打出手。

  11年来,在无固定收入、全家人仅靠妻子做临时工的情况下,老聂克服重重困难,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义务反扒,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共计1400多人次。他的个人事迹曾先后60余次被中央、省、市媒体争相报道。

  因为他在义务抓贼方面的突出贡献,郑州人也没有忘记他。2006年4月,他被评为郑州“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并被聘为郑州市社会主义荣辱观青少年教育志愿辅导员,2006年被郑州市市委政法委评为“两严一创”先进个人。

  除了荣誉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好心人也在想办法帮助老聂。昨日,老聂让记者猜自己身穿这件高档羽绒服多少钱。原来,一家商贸城的商户感激老聂长期在这里抓小偷,就想送给他一件羽绒服,怕老聂不要,进价120元的衣服竟30元强行卖给他。

  “山东老家父母都快90岁了,身体有病,为了抓小偷,我很少回去。由于小偷的报复和恐吓,家属和社会个别人的不理解,认为我是个傻瓜。”老聂说。这11年来,他共抓获犯罪嫌疑1400多人次,有时一天抓20多个小偷,最多一天抓过8个偷车贼。

  但愿“天下无贼”尽快实现

  法学博士、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律师任成宇说,民间反扒的热情不容打击,因此业已形成的反扒团体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解散。有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整合现有的资源,加强民间反扒组织的队伍管理、方向引导和业务指导,作为社会治安管理的必要补充。

  任成宇还说,目前在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民间反扒高手,北京的苑国栋、西安的刘孝雨、郑州的聂光增,他们“痛并快乐着”,成为民众关注的人物和舆论争议的焦点。南京、武汉、厦门、宁波、广州等地,民间自发组织的“反扒同盟”、“反扒大队”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进一步壮大了民间反扒力量。

  民间反扒高手和反扒团体在出现之初,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和肯定,也受到了广大民众的赞赏和欢迎,既威慑了犯罪分子,弘扬了社会正气,又缓解了当前警力不足所导致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执法困境,更是符合人们疾恶向善、扶危助困的普遍道德准则,具有道德示范意义。媒体更是为民间反扒提供了宽松的舆论氛围,一些学者高调指出,民间反扒现象的出现,预示着公民社会的萌芽和雏形,公民正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而广泛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治理,有利于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准,促进社会群体的和谐,更有利于推动政府治理方式的进步。

  随着反扒力量的壮大和反扒实践的深入,一连串的问题也相伴而生。反扒英雄时常被小偷诬陷、围攻,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家庭成员又时常受到威胁和恐吓,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由于反扒往往出力不讨好,他们的家庭生活也陷入困境,反扒英雄甚至在反扒时负伤就医也得自掏腰包。英雄流血又流泪、伤身又伤心的事情屡屡发生。

  民间反扒作为一种私力救济方式,固然有其合理和积极的因子。这种救济方式是建立在对法治秩序不信任和不服从的基础之上,所仰仗的并非是法律的权威而是个人的道德,因此这种救济方式具有极强的随意性、任意性,既不稳固又不可靠。但是,民间反扒在多个地方的兴起,在某种程度又反映了当前治安状况的隐忧,迎合了民众对良好社会治安的渴求和对参与社会事务的参与热情。

  那么,市民到底对民间反扒作何评价?“一定要支持!”几乎是异口同声。

  一位市民说,民间反扒对政府来说简直是求之不得,对业已形成的反扒团体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解散了之。有关政府部门可以借鉴厦门、宁波、武汉等地的经验,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整合现有的反扒资源,加强民间反扒组织的队伍管理、方向引导和业务指导,作为社会治安管理的必要补充。

  郑州市经八路的巡防队员李四信由于工作关系长期抓贼,对老聂非常敬佩。他认为,应该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依靠大家的力量促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引入民间力量的同时加强自身素质,优化执法手段,提升治理水平。但愿“天下无贼”,离我们越来越近。

  ■读者进言

  不妨重奖民间反扒勇士

  扒窃虽只是小偷小摸行为,但事关最基层民众的切身利益,造成的社会危害性很大。这种行为若不能得到有效的打击和遏制,民众的安全感就会大打折扣,生活的幸福指数将随之下降。在当前的社会风气下,“反扒”工作还只能以公安机关为主,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加以参与和配合。

  我建议公安机关除加派巡视巡查人手,增加执勤班次,加大对扒窃行为的打击力度外,应巧借社会多方力量,形成多方联动,多管齐下的“反扒”格局。比如,针对公交车上的扒窃现象,就可以与全市的公交公司联合,在为驾驶员提供相应保障的基础上,把广大驾驶员纳入到“反扒”工作中,利用驾驶员工作在第一线,掌握实际情况的优势,为“反扒”工作提供人力和信息支撑。

  当然,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形成一张让扒窃行为无处遁形的天罗地网。为布好这张网,公安机关除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外,还可以借鉴打击“两抢一盗”的做法,重金奖励民间“反扒”勇士,以鼓励更多的老聂站出来,参与到“反扒”斗争中来。公安机关也应突出打击重点,集中力量打掉有组织的扒窃团伙,利用社区和基层派出所的联防力量,发现和摧毁扒窃团伙盘踞的窝点,铲除其滋生的土壤。
  
(郑州读者红宾)

  面对网友的支持与鼓励,老聂很感动

  本报资料图片

  反扒联盟成立第二天,他们举办了一场义务宣传活动

    □策划安报记者赵新菊执行安报记者魏源/文庄严/图

    来源:今日安报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26 09:03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