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全年八百人次亲子鉴定忽热
日期:2007-02-10 13:48  点击:107

  去年,仅通过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法医物证司法鉴定所进行亲子鉴定的,就比前几年翻了几番 ,全年八百人次亲子鉴定忽热 

       怀疑孩子不是亲生的,非要研究出个结果
       外地人在大连购房要落户,急于确定亲子关系
       讨要赔偿前,必须证明亲子关系



■文/图 首席记者 张晓帆
■实习生 肖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亲子鉴定这种曾经非常神秘的鉴别手段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熟识和接受。来自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的统计数字表明,去年全年,仅通过该中心法医物证司法鉴定所进行亲子鉴定的就有800人次,比前几年翻了几番。这其中,出于购房落户目的进行的亲子鉴定比例大为增加,特别是自去年6月,随着我市外地人购房落户政策调整,出现了激增态势。这种增长一直持续到现在,方开始慢慢回落。

  昨日,记者采访了血液中心血型研究室主任、法医物证司法鉴定所负责人于卫建,了解了亲子鉴定这把“双刃剑”演绎的离合悲欢故事,也走进了工作人员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亲子鉴定
  原译“父权鉴定” 

     于主任介绍说,其实“亲子鉴定”的英文直译应该是“父权鉴定”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要求做亲子鉴定的,往往是孩子的父亲。“一般来说,作为母亲,对孩子的父亲是谁是能够确定的,产生怀疑的往往是父亲。做我们这项工作,首先要尊重当事人的隐私。”据了解,在鉴定所里,亲子鉴定当事人的个人资料全部由专人负责管理,其他人根本接触不到。18岁以下的孩子,必须征得监护人同意;满18岁的则需要本人签字确认。鉴定结果出来后,需要通知当事人本人来拿报告,杜绝转交。“这些制度都是为了保护当事人。”于主任表示,一份亲子鉴定报告关乎一个、甚至两个、三个家庭的存亡,必须格外谨慎。

  “亲子鉴定是把‘双刃剑’,许多时候我们的心情都特别矛盾。”于主任介绍说,曾有一位老人,连孩子都有孙子了,竟然还跑来做了亲子鉴定,因为这个怀疑在老人的心里已经埋了几十年。“结果证明孩子是亲生的,他悬了几十年的心才放下。”

  面对恳求
  只能“狠下心来”

       也有结果是“肯定”,但结局却不好的。夫妻间本来只是存在一些怀疑,亲子鉴定虽然证明孩子是亲生,妻子却因为丈夫的不信任而难过,从而产生了信任危机。“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于主任说,还有一种情况是得到了“否定”的结果,往往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离散。

  此外,像为了证明遗腹子身份、为了民事索赔而进行的亲子鉴定也不在少数。不久前,鉴定所还为一名因车祸致死的内蒙古女孩做鉴定,证明千里迢迢赶来的两位老人是她的父母,从而维护了悲伤的亲人的权益。

  “进行亲子鉴定,也有人提出作假要求的。”曾经有一位母亲,心里清楚孩子不是丈夫的,面对丈夫亲子鉴定的要求,她很害怕,不希望现有的幸福因为一份报告而毁掉。便背着丈夫来到鉴定所,恳求工作人员做个假结果。“面对这样的请求,我们心里非常矛盾,因为他们眼下的生活挺幸福,我们也不希望看到两人分手。但是职责要求我们,不可能因为任何原因作假。”于主任说,亲子鉴定是一项拒绝“感情用事”的工作,尽管它牵扯了太多情感、伦理、道德,他们却只能以技术的手段尽到本分。     有时充当

       “心理医生”的角色

      前段时间,有一对小夫妻打架,丈夫拿着妻子的内裤跑来,要求对上面的斑液做鉴定,因为他怀疑妻子不忠。“我们一看就知道,他是一时冲动。夫妻俩打架是正常现象,但鉴定结果一旦做出,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会在两人之间造成隔阂。”于是,工作人员先实行“安抚政策”,告诉他们“可以做鉴定”,再劝导两人,要求他们一周后再来做。“不出所料,他们没有再来,一周的时间,足够让他们互相原谅。”于主任表示,其实有时候一些鉴定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感情并不仅仅靠血缘维持。

  更让工作人员哭笑不得的是,有的人为了能把亲戚孩子的户口落在大连,硬着头皮来做鉴定。“DNA鉴定非常准确,我们规定10个工作日拿出结果,就是为了保证万无一失。”结果可想而知,在亲子鉴定这把“双刃剑”前,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转自:大连晚报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25 08:03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