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林松 (07/01/11)
印度是一块充满神奇、让人回味的土地。短短三个多月的AIESEC实习交流期间,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印度浓厚的传统色彩。
印度人信奉的还是以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为主,而无论是什么宗教,印度人对于宗教的信仰都是十分虔诚。曾经一段时间我有一位印度室友,他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每回吃饭和睡觉前都会跪坐闭目行祈祷礼一分钟,而且还是坚定的素食主义者。我实习的公司是一家软件架构公司,据同事告诉我,每天大老板上班的时候都会行一次简单Budha(一种宗教仪式)。在一次Ganesh(印度最受欢迎的神)节日的时候,公司员工都参与了在公司里进行的Budha,规模不大,却让我深刻地感受了印度的宗教文化。寺庙的数量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这种文化,在我居住的城市班加罗尔每走几个街道就可以发现一座小寺庙。
印度的经济在飞速增长,但他们的传统文化却没有随之发生剧变。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印度人大多都保留着传统的衣着风格。尤其是女性,她们每天穿着“纱丽”工作、生活,在现代生活环境里别具风情,有一位芬兰的AIESEC实习生,她在一所当地学校当老师,就必须每天穿传统服装上课。而男性则比较“现代”,也许班加罗尔是IT城市的缘故,男性们几乎都是牛仔裤加格子T恤的风格,传统穿着还比较少见。而穆斯林人就一直保持传统服饰,女性是黑衣加头巾,男性是白衣加帽子。所以当我走在大街上时,就惊叹于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如此和谐地交融,以至于突然有一种离奇的想法———如果在中国我们都穿着唐装上班下班,会是怎样一种景象呢?
印度的传统色彩还表现在“封建思想”上,事实上印度人持有一种比较保守的伦理观念。譬如,从我认识的印度朋友中了解到,印度人的婚姻很多还是包办婚姻。跟我在一块实习的一位印度裔德国女孩的父母就是在毫无认识基础的情况下结婚的;另一位年轻的女同事的家庭也在积极地为她的姐姐找对象,她说只有等她姐姐嫁了出去才能考虑她自己,然后是她妹妹。更让我吃惊的是,她们告诉我在法律上政府是不允许离婚的,而且传统礼节上,当女方嫁到男方家的时候,女方家庭需要支付给男方一笔费用。尽管这些传统文化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新一代开始逐渐改变一些观念,但这样的传统还是占据主流。
■文/(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3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