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1月04日
亦 菲
被媒体称为著名社会学家的李银河教授成了时下媒体显赫的“贵宾”,就性与婚姻问题频频发表“高论”。新年日历才翻开一页,李银河又在网上发表文章呼吁国人“宽容对待换妻一夜情行为”。李银河这样解释:“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现代,不是中世纪了。你不得不习惯于这个世界上有跟自己价值观不一样的人了,你不得不容忍这个世界上有跟自己性取向、生活方式不一样的人了,你不得不逐渐习惯于对一些事有权利做却不去做的现代新秩序了”。(见《信息时报》2007年1月3日)
“换妻行为”为何受到公众的抵制?根本的理由是,“换妻行为”违背了伦理道德。伦理之所以重要,乃因为它维系公众社会的道德原则。一旦伦理被歪曲,那么,不道德的事情就会发生,社会秩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出现混乱。人们都希望社会生活正常,而达到正常状态,既要靠法律约束,也要靠道德伦理约束。“换妻行为”明显与当前伦理和传统相悖。一旦“换妻”行为被社会接受,那么,不但成千上万个家庭会由此崩溃,青少年教育也会出现问题。无疑,李银河的“宽容换妻”其实就是在向社会伦理道德叫板,为违法乱伦的“换妻”行端推波助澜。
夫妻关系的意义绝不仅局限于性的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自由自愿原则组建家庭,相互尊重,相互照顾,并繁育后代。因此,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现代还是古代,公众及舆论对“换妻”行为一向都持批评态度。
即使在被称为开放的美国,“换妻”行为也得不到社会宽容。来自美国媒体的最新报道称,美国体坛的“十大性丑闻”就包括棒球明星的换妻行为,美国许多舆论对这一行为进行讨伐。在韩国,政府也严厉地查处了“换妻网站”。
值得注意的是,李银河为“换妻”呐喊是通过某些有影响力的媒体发出的。虽然李银河有说话的权利,但是,转发这类赤裸裸向伦理道德叫板的言论,相关的媒体理应审慎。一旦胡言乱语引起共鸣,那么,对社会不是福,而是祸。1月3日的《信息时报》刊发这样的信息,立即又在各大门户网站得到转载,引起了网友的跟贴潮,记者仔细阅读了大部分跟贴,发现已经有许多人对李银河的观点表示理解和赞同,这不能不令人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