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让性知识的阳光“普照”中学生……
日期:2006-12-29 09:40  点击:135

网友:周明华
 
  人生的各阶段化为操场上的6个摊位,在“成年时期”的摊位上,一名学生将写着“性传播”的乒乓球扔在“艾滋病”篮子里。27日,广州黄埔区石化中学引进香港教学理念,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大大方方地学习性健康与防艾知识。而据黄埔区2004年一项对家庭性教育状况的调查显示,有六成家长认为学校开设性健康教育课有必要。

  笔者注意到,不少网友于此的评论有些一边倒之势,大加鞭笞。甚至怒斥曰:“这样的课堂教学不雅”、“这是一种性诱导式教学”、“这个老师是‘黄老师’”。

  但在我看来这种声音有较为明显的断章取义之嫌,看什么事物如果一刀切就会出问题。在一种寓性知识和各种防艾知识于游戏之乐的教育方式现身于孩子们身边的时候,我们在还未认真审视其内容的主流方向和教育智慧之前,便急风暴雨式地挥舞着狼牙棒,这样不仅对现实起不到任何建设性的补救和匡正,更会因科学、阳光的性知识缺失而让自然的“性”背负着太过沉重的罪恶与疼痛。

  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推进,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性是一门科学,一种文明,一项大自然的天然赐予。我们不提倡封建社会的那种背弃人性的禁欲,但更反对那些无所顾及与节制的性滥;不提倡甚至禁止婚前性行为,这是相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的。况且,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操守观,确立正确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更是一个文明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现代公民素养构成。

  所以,广州市黄埔区石化中学这张防艾以及性知识的“教育牌”出得好,出得及时,这个让孩子喜欢参与的游戏应该得到提倡。我们需要这种切实为孩子着想的智识与创新,需要这种社会的人文关怀和积极响应。

  人类社会对性当然并非百无禁忌,但受传统文化思想的桎梏,我们长期以来对性施加了太过沉重的罪恶感和神秘感,连用生理卫生课本向孩子们传授科学、健康的性知识都要遮遮掩掩、犹抱琵琶。怀着对性有罪恶感和神秘感长大的孩子,我们的社会是无法奢望他们能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性的。

  而今,石化中学将防艾及性知识摆到教桌上来,我们应由衷地感谢他们的胆识与创新劳动,即便这种创举有需要细化和改进的地方。所以,我们盼望更多的性和防艾知识得到普及,让孩子们接受健康、科学、阳光的性教育。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20 22:12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