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失信大学生 请拿回你抵押6年的毕业证
日期:2006-09-15 13:04  点击:456
稿件来源:南海网


“诚信何时回到我身边?”守着6本大学毕业证的老吴无奈地说。

    新闻提示

    今年9月20日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5周年,也是第四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海南省委宣传部和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联合摄制的八集电视专题片《德行天下》,于今年7月下旬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其中第三集就是宣传“诚信为本”。然而,对老吴来说,“诚信”是那样可望而不可及……

    2000年,老吴在海口成立了一家公司,招聘了6名大学生做销售工作。可当他给他们发了价值数万元的货物以后,大学生们便杳无音讯,他们放到公司的大学毕业证也丢下不管。一晃六年的时间过去了,老吴仍在等待大学生们来领毕业证。

体谅大学生难处以毕业证作抵发货

6名大学生拿走4万元货物一去不回

    近日,家住海南省定安县的老吴在家中收拾东西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6本收藏多年的大学毕业证,还有几本发货的帐目。拿着这些大学毕业证书和帐目,他又想起了6年前他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那件往事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

    据老吴介绍,1999年底,他和几个朋友投资了30万元,在海口长堤路附近成立了一家公司,主要经营日化用品的销售。当时公司从广东代理了几个日用品品牌的销售,出于公司业务拓展的需要,2000年初的时候,他便到位于海府路的原人才交流中心招聘了一些大学毕业生做业务员,其中包括周某等6人。所招聘周某等6名大学生全部下放到各个市县跑销售,由公司负责发货给他们,然后他们再把货款返还公司,公司再支付相应的报酬。刚开始发货的时候,老吴对他们说:“你们要预先支付一些押金,这样我才能放心把货物发给你们。”大学生们对他说,他们刚刚毕业,手头上还没有什么钱,为了表示诚意,他们都把自己的大学毕业证放到我这里,等到他们把货款归还了,再把毕业证取走。老吴心想,这些学生应该是讲诚信的,再加上他自己也读过大学,知道学生的不易,于是他也没有多想,只是收下了他们的大学毕业证。

    刚开始,老吴给6个人每人发了2000元钱的货,到了月底,学生们分别给他返还了几百元货款。随着业务的拓展,到了第二个月的时候,公司加大了货物的发放数量,6个学生前后得到发货共计4万多元,但是到了月底,每个人上交的数额仍然是几百元。这时候,老吴的心中逐渐产生了一些怀疑,到了第三个月的时候,6个学生纷纷失踪了。老吴顿时觉得事情不妙,赶紧拨打那些学生的传呼,但是传呼机都停机了。老吴通过多方寻找,但是始终没有找到那些学生。直到现在,没有一个人前来领取毕业证,他的4万元货款,也全部打了水漂。

巨额货物被卷走导致公司破产

他细心保管6本大学毕业证

    9月14日,记者见到老吴的时候,发现他的精神憔悴不堪。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收藏”了6年的大学毕业证。根据毕业证上记录的内容来看,以下6名学生分别是:北京某科技学院实用俄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林某;重庆某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生周某;湖南某大学会计专业专科毕业生刘某;海南某专科学校数学专业周某;武汉某专科学校工业管理工程专业毕业生马某;贵州某学院涉外经济与市场营销专业专科毕业生李某。从老吴提供的当时公司的发货帐目记录来看,以上6名学生拿走了公司的货款4万元左右。

    老吴伤心地告诉记者,6名学生携货款走掉之后,给他的公司以及他个人都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公司的巨额货款无法收回,本来就不是很富足的流动资金,使得公司的运营状况非常紧张;公司的其他员工见走了这么多人,人心很不稳定,纷纷离开了公司,造成公司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到了2001年底的时候,公司最终因为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而破产。各方面的压力和内心的痛苦,使得当时的老吴无法承受,结果他大病了一场。身体逐渐康复以后,他沦落到四处打工的境地,没有能力再继续创业。

不愿报警盼望大学生能良心发现

他苦等6年,年年希望年年失望

    事发以后,虽然无法联系上走掉的6名大学生,虽然没能拿回巨额的货款,但是老吴一直没有报警。因为他的心里始终有一个愿望:“这些大学生可能有自己的苦衷,他们肯定会回来还我的钱,把自己的证书拿回去的。”可是,一晃6年的时间过去了,老吴年年希望年年失望,他那淳朴的期待一直没有等到答案。受不了长期精神上的折磨与压抑,他无奈之中,他便想通过本报帮助他得到一个答案,以寻求心灵的慰籍。

    如今的老吴,没有什么更多的要求,他希望以上6名大学生看到报道后,能够尽快和他取得联系,把大学毕业证拿回去。

    老吴想通过本报告诉他们:“你们现在在哪里?当时为什么要选择这样做?希望你们看在大家一块工作,曾经‘缘分一场’的份儿上,能和我联系给我一个答复,让我的心里好受一些。究竟你们能够还我多少钱,这个已经不太重要,哪怕是一点点都能让我得到一些安慰。这么多年了,希望你们能够良心发现,希望诚信能够重新回到我的身边。”

专家评说:

诚信是最起码的道德

    针对老吴面临的困惑,记者电话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宋世昌教授。宋教授指出,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做人,还是从事经济交往,都应该坚持诚信为本,否则就是缺乏最起码的道德。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目前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加强以诚信为本的思想道德体系建设,我们的社会才能沿着健康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

    目前,正值高校新生开学之际,宋教授特别指出,高等教育要认真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问题,新入学的大学生要考虑“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个问题,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诚信问题,应该摆在教育的首位,这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也是生存之本。(完)(南国都市报/宋亮亮 马智博)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11 06:34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