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叫卖"孝心"与"忠贞"芯片的妄想
日期:2006-09-13 14:55  点击:242


叫卖"孝心"与"忠贞"芯片的妄想

东方网
 
  “假如您的儿女对您不孝顺的话,假如您想感受一下孝顺的话,不妨租个孝顺的儿子试试。”9月10日晚9点,淘宝网卖家上架一件特殊商品。经查,这是一名注册籍贯为江西赣州的卖家,欲以1000元/天的价格出租“孝心”。(9月12日《京华时报》)

  “孝心”也能“叫卖”?报道说,该卖家表示,出租“孝心”的想法缘自他对父母的深厚感情,同时又反感身边的一些朋友不是很孝顺,希望社会把这当成一个善意的事情这种“想法”真是够荒唐的,“孝心”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责任,岂能作为商品进行等价交换?更何况,子女孝顺父母,不仅仅是“端杯茶陪聊天”,还有感情的沟通和交流,这个“过程”不是花钱能够买到的。

  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江苏一科技爱好者发明的“忠贞芯片”。据说安装在夫妻双方的身上,一旦谁发生了越轨行为,另一方可以通过相应的仪器感知。在夫妻双方身上安装“忠贞芯片”,可以降低“出轨率”——这真是一个既可悲又可笑的发明。姑且不论这种芯片的科学性和技术含量如何,也不论在人体身上安装人工芯片是否会受到法律制度和伦理道德的双重许可,装上了所谓的“忠贞芯片”就能保证夫妻之间的忠贞不渝吗?婚外出轨行为发生的根本在于不道德的欲望冲破了道德理性,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伦理道德防线、夫妻之间长期的情感基础,尚且不能阻挡“出轨”,更何况是一片小小的人工芯片?

  在我看来,无论是“忠贞芯片”还是“叫卖孝心”,这两起事件归根结底都“起源”于这样一个社会道德背景——不孝顺父母、婚外恋、一夜情等不道德现象大量充斥于当今的现实生活,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是颠覆。这种日益凸现的道德危机直接让社会产生了群体性的不安和担忧。从这个角度看,“忠贞芯片”与“叫卖孝心”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在普适的道德危机下,某些异想天开的人产生了可悲又可憎的“不道德妄想”,试图利用社会道德危机来作为自身利益动机实现的载体和跳板。

  炒作公共的道德担忧是一种近乎无耻的行为,利益的诱惑使之表现得异常“痴狂”,以至于“孝心叫卖者”开出1000元/天的高价,“忠贞芯片发明者”居然妄想聘请“铜须门”事件中的三位主人公出任产品的形象代言人,开发国外市场时聘请美国前总统夫妇和莱温斯基担任形象大使和广告片主角。对于社会来说,面对如此趁火打劫式的不道德妄想,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持足够的理性和“沉默”,静观其在幻觉和妄想破灭后如何灰溜溜地收场。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11 00:22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