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女童保护 “i公益”呼吁出台防性侵教程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03-04
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i公益成都3月1日讯(记者 简文敏 侯青伶)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作为“女童保护”公益项目的最早的发起、参与机构,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i公益”网站在呼吁废除嫖宿幼女罪的同时,呼吁把“儿童安全第一课”纳入义务教育课程,出台全国性的权威专业的儿童安全“防性侵”教育教案。
据悉,作为四川最大的公益网络平台——i公益网站一直致力发起并推动各项公益活动,目前,i公益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下属儿童安全基金女童保护项目在全国8个省展开调研,通过梳理数千份调查报告,提出呼吁儿童安全保护、修订刑法、把儿童安全第一课纳入义务教育课程的提案,希望通过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把这些议案、提案提交今年全国“两会”。
百名女记者发起“女童保护”公益项目
近年来,全国曝出多起14岁以下女童遭遇性侵案件,引起社会极大关注。2013年6月1日,全国各地100多名女记者联合发起公益项目——“女童保护”,记者们敢当志愿者,致力于联接社会各方力量推动儿童安全课程的论证、梳理和撰写。
为让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上针对儿童安全尤其是儿童防性侵教育发声,“女童保护”公益项目准备在3月初举办座谈会,拟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国内权威专家参与座谈。该项目发起人,著名记者孙雪梅表示,“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我们将把在全国各地‘女童保护’项目举行活动时了解到的第一手情况及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汇总成相关建议交给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通过代表、委员把女童保护这一诉求带到全国‘两会’,推动立法的完善,形成有效的保护机制。”
i公益网站负责人也表示,i公益将全程跟踪报道女童保护各项措施在四川的实施,通过i公益网站做好‘女童保护’项目在四川的落地,推进相关培训,培育地方培训团队,扩大‘女童保护’项目的覆盖面,同时,结合四川是全国留守儿童大省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推进女童保护的相关培训,增加女童的安全意识。
防性侵教育现状堪忧
尽管此前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但在女童保护项目访问的114名来自各省、市的小学教师中,45.13%的教师从没对学生开展过性教育,开展过一次的占17.70%,两次的占13.27%,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占23.89%。经调研发现,儿童安全教育在地方的止步不前,并非因为地方政府或教育系统从业人员抵制儿童安全教育,而是因为缺乏权威教案和标准,使得《意见》的落实和推进举步维艰。
为此,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儿童安全基金女童保护项目及其专家组进行了义务教育阶段防性侵教案的大量撰写、论证、试水工作。经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界专家的多轮建议、修订,最终形成独立的《防性侵教育小学课堂45分钟标准教案》。该教案还配备了《小学生防性侵课教师培训单元标准教案》,旨在向更多基层教师普及儿童安全教育准则,使教师能够理解防性侵教育的一些特殊之处,规避一些常见易犯的错误。
“近期,这两个教案将公布。但目前,这一尝试依然只停留在民间层面。我们在此强烈呼吁尽快出台权威专业的防性侵教程,真正让未成年人得到防性侵安全常识的普及,加强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孙雪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