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台当局该优先施行哪些政策,以面对气候变迁?高达3/4的民众认为要最先重视“将森林、湿地划为保护区,调整开发优先的思维”,其次有六成民众要求“企业负社会责任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有一半民众则认为,台当局该以“人类和生物永续共存的概念”作为政策制定主轴,并推动土地新三法,保护可以固碳的海洋湿地和有完整生态系的森林。
台前“内政部部长”李鸿源曾指出,台当局面对气候变迁,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订出明确政策并落实执行,然而调查发现,建立“气候变迁对生物多样性的冲击评估与因应策略”,和“编列气候变迁预算并落实政策执行”,被认为是最不具优先性的政策,选择这两项的人低于两成。有趣的是,询问民众自身可做哪些行动,有助调节气候变迁和守护栖地?近半数认为“支持友善农业在地消费、保护原生种不任意放生、推广相关知识理念给亲友”,是最能做到的。
而“支持友善土地农作的产品、要求政治人物进行相关法案‘立法’修‘法’、参加研讨会提供意见”,是较困难,只有三成以下的人能做到。
荒野保护协会表示,过去两个月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共2157份,结果呈现民众认知和台当局所欲推广的政策有落差,台当局应更积极推动减少温室气体的政策,而非只拿出核电作为低碳能源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