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官场潜规则:家丑不外扬?
日期:2007-03-26 11:07  点击:221

官场潜规则:家丑不外扬?

严循东  2007年3月26日

打造绿色家园,惠施子孙后代

君不见,好多位置坐得牢固且步步高升的一些领导,有不少是对其领导中的丑事从不谈及,只言好不说丑的。他们对领导班子的丑事包括领导的个人“丑事”“也是守口如瓶”,对上对下真正做到了“家丑不外扬”

有一某处级领导的司机,二十多年来,他一值是历任领导身边的“红人”,该司机最大的 “成功”秘密是,对领导班子的丑事包括领导的个人“丑事”“守口如瓶”,从不外传,故而深得历任领导“信任”和“赏识”

种种迹象表明,“家丑不外扬”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官场的潜规则。观察一下周围,我们不难发现,“包住单位丑事”成了很多单位领导的“铁律”。一旦有人敢“越雷池半步”,单位领导的态度比执行法律法规还干练坚决——不是断送个人政治前途永不提拔,就是被调走,甚至被开除

这些领导的底气何来?毫无疑问,这一“铁律”源自于“家丑不外扬”这一“潜规则”。它维系很多单位在“丑事”面前集体抱成团,共同坚守“秘密”,防止上级发现,防止媒体及其他“捣乱”的人“捅娄子”,从而带给“大家”共同的“伤害”。 这种“潜规则”的是实质是封建礼教的存续。应该予以批判。

其实,无论是官场还是其他各单位,流行“家丑不外扬”这一“潜规则”并不是什么新闻。比方说,郴州市李大伦、曾锦春和樊甲生等一窝腐败分子就是遵循着这样的一个“潜规则”攀比腐败。当雷渊利倒台后,在审查期间,雷渊利一句“论腐败,在郴州只能排第12位”的语,竟然应验了李大伦、曾锦春和樊甲生等大腐败分子及其他一百多名“小萝卜”。从雷渊利对自己的排位中不难看出,雷早对郴州腐败的大体“形势”是比较清楚的。换言之,雷渊利、李大伦、曾锦春和樊甲生等腐败分子对谁在搞腐败“心知肚明”,大家遵循着“家丑不外扬”的“潜规则”,维系着“共同腐败”的 “利益圈”,因为,大家同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损俱损。又如郴州市原市委宣传部长樊甲生当上“矿难救火队队长”也是缘于“家丑不外扬”这一“潜规则”。再如贵州省六盘水市原副市长当众对检查组“撒谎”也是源于“家丑不外扬”这一“潜规则”。

老百姓常常感叹“中央政策很好,下面政策好狠”。但是,中央又苦于得不到下面的真实情况,所以,总理每次下来考察调研总要“临时停车”,以突破地方对中央实行的“信息”封锁。总理的“临时停车”也“害苦了”一些地方官,弄得他们心惊肉跳。

“家丑不外扬”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与中央博弈的一个重要“潜规则” ,是中央政策难以落到实处的一个潜在的深层次阻力。要突破这个阻力必须打破“家丑不外扬”这一“潜规则”。

关于网站  触屏版  
07/28 19:14
首页 刷新 顶部